與“最好合夥人”同頻共振

“真心實意把廣大民營企業當作雲南發展的‘最好合夥人’!”近日,雲南省委書記王寧在中央媒體聯合專訪中,再一次用“最好合夥人”等4句話,表明雲南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態度、決心和承諾。

從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開放招商大會的“機遇之約”,到政商交往“三張清單”的規則破題;從“廳局長坐診接訴”的機制創新,到“融信服”平臺的金融“活水”……雲南正以政策定力、改革魄力、服務溫度,與廣大民營企業攜手譜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雲南篇章。

政策春風注入發展動能

新年伊始,省長王予波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民營經濟工作,不僅“亮”出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單,更爲新一年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制定了清晰的“路線圖”——啓動新一輪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推動廳局長坐診、巡診、上門問診,抓好10件惠企實事,擴大市場準入效能評估結果應用範圍……

2月24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開放招商大會上,發佈了雲南省政商交往“正面、負面、倡導”清單,並提出今年將聚焦電力、融資、用工等要素保障問題,繼續開展10件惠企實事,幫助企業降成本減負擔,不斷提升經營效益。

“‘三張清單’對政商交往起到了正面引導作用,不僅有利於建立‘親’‘清’政商關係,更提高了政企溝通效率,爲企業發展按下加速鍵。”玉溪沃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施競對此感觸頗深。這份政商交往指引,以“正面清單”劃明服務路徑,用“負面清單”劃定紀律紅線,借“倡導清單”激發創新活力。

提升電力供應穩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環評審批效率、提高節能審查效率、全力保障企業用工、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滴灌……10件惠企實事成爲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和持續打通要素保障難點、堵點的具體途徑,通過解決“一件事”、做到破解“一類事”,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果讓經營主體有感有得。

發展的號角已吹響,雲南正成爲企業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民營經濟活力迸發的熱土:近3年,全省民營經營主體淨增266萬戶,增長67%。其中,民營企業淨增67萬戶,增長85%。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53.3%,撐起全省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

營商沃土孕育創新活力

依託減稅降費、用工補貼等政策,昆明克林輕工機械公司節省了經營成本,擴大了用工規模;昆明理工恆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校企合作項目,獲得真金白銀的支持,推動公司節能降耗電極新材料及電極產品的研發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產品遠銷贊比亞、剛果(金)等國家和地區……

當“萬家民營企業評議政府職能部門”倒逼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當“民宿貸”“雲花貸”“咖啡貸”等特色金融產品精準滴灌田間地頭——政策與市場的同頻共振,正轉化爲雲南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18日,“融信服”平臺接入353類4678項涉企信用數據;銀行在平臺發佈貸款產品997個;入駐銀行等金融機構241家,覆蓋銀行網點4355個,全省有貸款權限的銀行網點實現“應上盡上”;註冊企業用戶136.3萬戶;通過平臺累計向企業授信3522.1億元,惠及企業27.7萬戶次……成爲雲南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的一個縮影。

服務的溫度,激盪着企業向“新”而行的決心,民營企業“唱主角”的舞臺越來越大:昊邦醫藥集團自主研發的主導產品“賽福美”草烏甲素片成爲全球首個狀態依賴型鈉離子通道阻滯劑、新型第三類鎮痛藥物,而云南首家民營企業互聯網醫院則爲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開闢新路徑、新方案;多寶電纜集團以智能製造重塑產業鏈,礦物絕緣電纜、防白蟻電纜等高端線纜產品成爲雲南製造的底氣;陽光事達科技深耕智慧城市賽道,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發力,爲“數字雲南”建設貢獻民企力量。

站在新的起點,省委、省政府以更開放的胸襟擁抱“合夥人”,與廣大民營企業共同書寫“雙向奔赴、彼此成就”的時代新篇。正如省委書記王寧所期許:“讓彩雲之南成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沃土!”(記者 楊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