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機器人5年後進家庭 日本仿生機器人教父石黑浩估售價20萬

日本仿生機器人教父石黑浩,爲大阪世博人氣展館「生命的未來」策展人。(蔡明亙攝)

生命的未來展館帶領觀展者展開一場人類與機器人在相互關係與生命意義的思辨之旅。(蔡明亙攝)

由日本仿生機器人教父石黑浩擔綱策展的「生命的未來」展館,爲大阪世博熱門展館之一。(蔡明亙攝)

大阪世博閉幕倒計時,人氣展館「生命的未來」策展人石黑浩,被譽爲日本仿生機器人教父,以擬真機器人,引導觀展者思考人類與機器人的未來。石黑浩日前受訪表示,人形機器人可從事簡單工作,預估5年後會走入家庭協助家務,售價可能像輕型車輛一樣約100萬日圓(約新臺幣20.6萬元),但強調未來從平價到頂格的規格都會並存。

世博8大主題館之一的「生命的未來」展館,帶領觀展者瞭解日本人賦予物品生命的歷史,透過故事一探50年後人類與機器人共存的未來景象,最終與來自1000年後的未來之人相見,拓展對「生命的未來」的思考,展開一場人類與機器人在相互關係與生命意義的思辨之旅。

石黑浩分享,大規模語言模型運用最新AI,人形機器人已能像一般人一樣對話,甚至表現情感。(蔡明亙攝)

世博8大主題館之一的「生命的未來」展館,引導觀展者思考人類與機器人的未來。(蔡明亙攝)

世博8大主題館之一的「生命的未來」展館,引導觀展者思考人類與機器人的未來。(蔡明亙攝)

石黑浩今年9月來臺參與半導體盛會SEMICON時預估,人形機器人市場至少需要10年、甚至20年才能全面起飛。不過,他日前接受臺灣媒體聯訪時修正說法表示,在那之後他重新思考,大約5年過後,人形機器人就會有市場,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例如做家事、在工廠搬東西等。

一般民衆對人形機器人抱有「機械而遲鈍」的刻板印象,石黑浩認爲,5年左右讓它像人一樣行動,像人一樣做家事的機器人出現的可能性很高,當然複雜的事還是人做更好,比如說讓機器人在晚上做家事,即使會花較多時間,但讓機器人做可能會更方便的事也有很多,因此他推估「5年左右機器人可能會走入家庭」。

被問及人形機器人的最新進展與趨勢,石黑浩說,大規模語言模型運用最新AI,已能像一般人一樣對話,甚至表現情感,真的是「人的壓縮版」。他也展示與自身外貌打造的仿生機器人,能和他人交流,宛如石黑浩的分身。

未來人形機器人價格備受關注,石黑浩直言,大約100萬日圓左右(約新臺幣20.6萬元),就像輕型車輛一樣差不多價格,就會有很多人購買、進一步普及,他也強調未來人形機器人的價格會像汽車市場,從平價到頂級都會有。

石黑浩展示以自身外貌打造的仿生機器人,能和他人交流,宛如石黑浩的分身。(蔡明亙攝)

針對全球競爭格局,石黑浩提到,大陸政府積極投入,許多公司都在開發製作人形機器人,確實能以低廉成本打造硬體,但只限於馬達等基礎零件,AI部分還是美國進展較快,感應器等芯片還是要由臺灣或日本等來提供。

石黑浩回顧9月訪臺說,他在臺灣有很多朋友,認識許多AI研究人員,但是像日本這樣對機器人avatar(虛擬分身擬真技術)需要的形勢還沒有那麼多,但今後一起合作,AI、機器人和虛擬分身擬真技術也可以在臺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