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低於4萬元,天太機器人萬臺人形機器人訂單首次揭秘

2025年可謂人形機器人的“破圈”之年。從春晚舞臺的機器人扭秧歌,到北京的機器人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機器人格鬥賽……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邁向各類“應用場”。

8月20日,來自佛山順德的廣東天太機器人有限公司宣佈拿下全球首個萬臺級人形機器人訂單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這標誌着人形機器人從“奢侈品”正式走向普通家庭。

天太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張興華。

在完成簽約後的一週,天太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張興華接受佛山傳媒記者專訪,首次披露訂單背後的詳情:依託全新國家標準和自主研發的關節模組技術,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將大幅壓縮,一場“價格戰”已悄然打響。

天太憑何能夠拿下萬臺級訂單?

記者:天太機器人拿下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萬臺訂單引發轟動。大家最關心的是——憑什麼天太能做到?

張興華:我們紮根機器人領域12年了。從2013年建實驗室,到攻克減速機、電機、力控等底層技術,核心專利超400項。這次合作的甲方從今年6月開始跟我們對接,他們也找了全國多家公司進行洽談溝通,更重要的是,天太機器人牽頭制定的關節模組國家標準在8月1日落地,這讓甲方對合作更有信心,於是很快敲定了訂單。

8月20日,天太機器人與山東未來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未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港仔機器人集團達成全球首例萬臺人形機器人訂單。

記者:接下來,天太機器人與山東未來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未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和港仔機器人集團四方怎樣分工合作呢?

張興華:山東未來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是甲方,與山東未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專供骨幹網和雲端算力中心建設,提供中醫雲診、AI配方等雲端服務;天太機器人承擔95%訂單,負責機器人本體、關節模組、運動算法——相當於造“身體”和“小腦”;而港仔機器人將負責軟件開發,如點外賣、視頻通話等功能。

記者:萬臺訂單的交付時間表是怎樣的?

張興華:我們計劃分成三步走:9月底到10月初發布原型機,10月啓動首批量產,目標是年底交付3000臺,剩餘在2026年完成交付。

4萬元買到的不僅是“鐵皮人”

記者:天太剛剛披露了機器人的樣式,爲輪式人形機器人,它們具體能做什麼?

張興華:從目前技術來看,輪式比雙足式更加穩定,適應家庭環境。它會成爲家庭的“智能夥伴”,例如中西醫診療,在手部裝有三指診脈儀可以中醫雲診,或者是遠程視頻問診、預約醫院等;還能針對腰痠肩痛自動按摩;另外還能提供智能管家、情感陪伴、娛樂交互等服務。

人形機器人樣機圖

記者:這批機器人的售價是多少呢?

張興華:目前計劃到市場端的價格大概在4萬塊錢左右。

記者:難以置信,4萬元是包含所有功能嗎?

張興華:基礎功能全包!我們機器人手部可以更換工具箱的,未來可能像新能源車那樣,提供例如高級按摩或美容模塊等付費升級包。

900元關節模組顛覆行業

記者:我們能將價格打到4萬元的關鍵是什麼?

張興華:這跟我們新發布的驅控一體化關節模組息息相關,這一技術現在也通過國家標準認定,各廠商不再需要自定義模組,可以兼容行星、諧波、擺線等不同減速機,適配不同場景。

天太機器人推出新一代驅控一體化關節模組。

記者:驅控一體化關節模組價格降至三位數是多少呢?

張興華:目前行業平均價格2000多元,我們的模組單價是900元左右,成本直降50%以上。

記者:應對訂單需求的增加,未來天太機器人的發展戰略上是怎樣的?

張興華:其實我們天太想得很清楚,就是輕量化運作,我們不會在製造環節花太多的精力,而是佈局在研發和最後的場景落地這兩端。

記者:佛山正將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成支柱產業,您覺得天太可以怎樣貢獻自己的力量呢?

張興華:機器人產業現在階段還有很多基礎需要突破,很多應用場景需要突破,這個時候政府出手來給予支持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們的創始人何志雄,一直堅信未來有很多工作最終會讓機器人來去幹,所以我們希望佛山這麼多的泛家居企業,可以腦洞大開,也可以轉型做機器人,不只是做機器人的企業纔是做機器人的。

記者:有人說人形機器人是噱頭,您怎麼看?

張興華:當年也有人質疑電動汽車!等到山東用戶今年親自體驗後,市場會給出答案。

文、圖|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王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