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臺國際去年3月底上興櫃以來股價逾倍數漲 預計今年10月底轉上櫃
▲昱臺國際董事長劉枋(右)與公司財務長兼發言人蕭家辭(左)。(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去年3月28日以每股15.08元股票登錄興櫃的昱臺國際(7716),今(24)日股價已達35.50元,公司董事長劉枋表示,公司今年首季營收5.19億元,年增33.95%,獲利2071.5萬元,EPS1.04元,預計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初股票轉上櫃。
1994年成立的昱臺國際,主要經營海空貨運承攬與物流業務,董事長劉枋早年在日本商船三井(MOL)臺灣總代理大信船務與承攬業海灣公司有過8年曆練,之後與攬貨業出身的林興芳合資設立昱臺,至今已有30年曆史。
劉枋指出,早年臺灣出口以紡織品爲大宗,公司營收約5成以上來自紡織業,在1995年就已隨紡織業進入越南發展,公司目前業務集中在紡織業重鎮東南亞。
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收約五成來自臺灣、越南佔26%、中國佔19%、柬埔寨佔9%,在越南與柬埔寨之間有經營陸運業務,公司整體營收海運佔約九成,空運與陸運佔約一成;直接客戶佔85%,同業的代理業務僅佔15%。
劉枋表示,公司股票規劃上櫃,主要是爲籌募資金,擴大服務範圍,以發展成爲全球知名亞洲運輸服務業爲目標,也配合客戶需求經營歐美地區業務,目前亞洲區業務佔79%、歐洲與地中海、美國與加拿大各佔8%。
昱臺目前員工約400人,在海外設有16個據點,預計今年底設立馬來西亞分公司,明年設印尼分公司,歐美業務主要透過代理行經營。公司海外最大據點是越南,在越南海防約有30名員工,在胡志明約有70名員工。
昱臺開業以來年年獲利,僅在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爆發後,有過一次單月虧損,近4年業績分別爲2021年營收31.35億元、EPS7.05元;2022年營收28.29億元、EPS6.61元;2023年營收14.5億元、1.89元;2024年營收20.25億元,EPS2.65元。2021與2022年因爲疫情因素,獲利特別高,今年業績估計可以有雙位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