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國人都有肥胖或過重 三高年花健保1.7千億

三場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議27日登場,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報告指出,國人超過五成都有過重或肥胖

國人超過50%以上成年人都過重,且三高越來越盛行,衛福部統計,全臺每年超過6萬2千多人死於三高相關慢性病,2023年佔總死亡數的三成,超過癌症,治療三高疾病就燒掉健保1千7百多億,負擔沈重。三高防治888計劃推動以來,生活型態諮商比率仍偏低,僅26%,盼到了2030年可以提高至85%。

行政院第三場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議27日下午登場,衛福部次長周志浩報告指出,國人十大死因與三高相關的慢性病就佔了五項,分別爲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羣及腎病。不過進一步從標準化死亡率來看,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呈現巨幅下降趨勢,高血壓則明顯上升。

而三高四大風險因子包括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吸菸、喝酒與不健康生活習慣,但臺灣民衆糖分、鹽分攝取偏高,蔬果攝取少,面對肥胖不僅對健康造成威脅,健保醫療支出更是比兩年前增加56億元,來到1千7百多億元。

周志浩表示,根據國際研究,BMI指數超過40,死亡風險比一般人增加2.7倍外,也會造成醫療支出沈重負擔。而國內看起來,國人過重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者,更是從1993年32.7%,一路成長到2022年就佔了50.8%,也就是超過一半的成年人都有過重及肥胖問題,也是面臨的挑戰。

至於因應策略,周志浩說,營養教育要從小做起,孕婦產前健康教育應加以提升,幼兒園應納入健康運動課程,並把關營養午餐及點心,國民教育課綱也應納入營養教育;成人部分則要落實健康職場,強化高熱量、高鹽、高糖食品標示機制,限制反式脂肪使用,宣導「健康採購」,要求職場採購健康餐盒,高齡部分,則應考量長者牙口不好,推動質地調整飲食。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政府推出三高888防治計劃,目標是80%三高、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腎病患者加入共照網、80%共照網病人接受生活習慣諮商、80%共照網病人達到三高控制。周志浩表示,衛福部邀集各單位及學者專家,制定本土化生活型態評估量表,而113年起推動生活習慣諮商,但目前覆蓋率僅26%,預計今年要達40%、2028年達80%,2030年要達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