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AI產業相向 與“先鋒之城”同頻
“中國具身機器人裝機量已超55萬臺,處於世界前沿……”大模型、智能體、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核心。
日前,省相關領導赴深圳調研AI與機器人產業。此行調研的企業——優必選、越疆科技、樂聚機器人和元象信息科技,覆蓋了從底層AI算法、核心零部件到硬件整機、行業應用等關鍵環節。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背後,傳遞更多深意。
當前,國內正在加速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將人工智能列爲搶佔未來競爭優勢的戰略高地:從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到企業端的技術攻堅,從基礎算力的夯實到千行百業的場景落地,一條兼具規模與深度的發展路徑已然清晰。在AI浪潮中,如何扶持企業壯大、促進產業鏈完整、培育“硬科技”形成,是以銀行爲代表的金融機構必答的考題。
從攻堅克難到赴港上市
爲人工智能領軍者全鏈路護航
深圳市某人工智能行業領軍企業創立於2012年,通過佈局人形機器人全棧式技術,聚焦工業製造、商用服務和家庭陪伴三大應用場景,在行業內率先實現了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並於2023年12月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然而,該企業的成長之路並非坦途,其資本困境是所有行業內企業面臨的共性挑戰。“從創業開始,我們平均每年的研發投入都要以數億元來計算,並且逐年累加。”其企業負責人表示。這種“重研發、長週期”的商業模式,爲企業流動性管理帶來巨大挑戰。
早在企業初創之時,興業銀行深圳分行通過賬戶管理、資金結算、財務顧問等服務發揮了金融機構輔導及陪伴的積極作用。在企業錨定賽道、攻堅克難的成長期,發揮“商行+投行”服務優勢,發放投貸聯動貸款超1億元,同時精準對接該企業高速發展期的非融資性需求,爲該企業接入興業銀行“財資雲”系統,降低企業財務和人力管理成本。在企業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產品順利商業化的成熟期,興業銀行跨境金融服務全方位匹配該企業產品營銷出海戰略,爲該企業與子公司提供跨境結算、貨幣兌換、匯率避險、資本項目數字化等服務。
2023年該企業赴港上市,深圳分行成立分行領導掛帥的服務專班,“量體裁衣”爲企業IPO資金募集與管理打造方案,於2024年起協助企業將超20億元IPO募集資金境內歸集,進一步釋放企業研發投入與產能擴張需求。2024年3月,深圳分行服務該企業開創了深圳市H股“全流通”業務銀行登記存管的先河,促進了跨境貿易投資的便利化,發揮了資本市場服務民營經濟的效能。
從乘“數”而上到向“新”而行
與AI產業雙向奔赴
早在今年初,深圳市政府“三箭齊發”,繪就了人工智能先鋒城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具身機器人三大領域清晰的路線圖。
目前,深圳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已經形成“硬實力”支撐。據《深圳市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2024年深圳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12.58%。同年,深圳在機器人產業領域共發生72起融資事件,佔全國近四分之一。
毫無疑問,立身於人工智能“先鋒之城”,金融大有可爲。全生命週期同頻陪伴AI企業成長之外,興業銀行深圳分行也着力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產品創新服務體系。
數據處理、算力應用是人工智能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數字產業發展的重要鏈條,此類科技型企業對數據價值挖掘和數據資產融資需求較爲急切。今年以來,深圳分行持續探索針對算力、算法、數據等產業鏈相關企業的金融扶持路徑,爲某算力應用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落地首筆“數據資產”質押融資業務,創新性的實現了數據資產的“擔保融資”功能,成功激發了企業數據資產的經濟價值。
“興業銀行的金融決心,不僅體現在對外部企業的支持上,也體現在其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實踐中。”深圳分行相關人士表示,該行已在總行層級成立“人工智能+”行動領導小組與總行工作組,將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貫穿於該行經營決策、業務系統、產品體系、生態場景與風控手段等領域升級改造之中,對該行服務“新質生產力”,踐行“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的經營實踐形成內外兼修、雙向賦能的局面。
按照遠景目標,興業銀行深圳分行積極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堅定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的工作部署,緊跟興業銀行總行數字化轉型步伐,持續支持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發展,與深圳AI產業雙向奔赴,不斷鍛造科技金融的“興業範式”。
採寫:南都記者 盧亮 通訊員 劉俐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