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是文旦?」一半人都搞錯 教育部曝挑選3招:香又甜

文旦是柚子的一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秋節將至,除了烤肉、吃月餅,許多人也少不了準備柚子應景,不過多數人可能對於「文旦」與「柚子」是不是同一種水果感到疑惑。教育部近日在官方LINE發佈圖卡,拋出問題「文旦是柚子,那柚子也是文旦嗎?」結果超過一半民衆答錯,顯示大衆對這對「兄弟果」仍相當混淆。

教育部指出,文旦只是柚子家族的一員,除了最常見的文旦外,柚子還有紅柚、大白柚、西施柚等品種。文旦屬於柑桔類果樹的一種,而柑桔類則包含橘子、柳丁、葡萄柚等多種熟悉的水果。

根據農業部資料,臺灣栽種的文旦全名爲「麻豆文旦」,早期由中國大陸引進後,在臺南麻豆地區因環境與土壤條件促成品種突變,果肉更加香甜細緻,因此成爲新的優良品系。雖然正式名稱是「麻豆文旦」,但因口語化習慣,多數人仍直接稱爲「文旦」或「文旦柚」。

至於如何挑出一顆優質文旦?教育部提供三項小撇步:「形狀、外表、重量」。選購時可挑果形勻稱、底部寬厚、有點像不倒翁的文旦;外觀油胞明顯、拿起來略沉手,代表果皮緊實、果肉含水量高。若購回後靜置約一至兩週,讓多餘水分自然蒸散,風味會更加香甜。

挑選柚子可從形狀、外表和重量來判斷。圖/擷取自教育部官方LINE

另外,許多人中秋節剝柚子時,喜歡用果皮當帽子拍照打卡,不過教育部提醒,柚子皮中的精油成分對貓狗皮膚具有刺激性,可能引發過敏或不適,呼籲民衆別讓毛孩戴「柚子帽」,才能安心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