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線城市落地“商轉公”,廣州稱最快一月內辦結
8月21日,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佈的《廣州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轉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下稱《辦法》)正式開始實施。這也是繼深圳之後,又一個加入“商轉公”行列的一線城市。
《辦法》規定,在廣州市開戶繳納住房公積金滿60個月及以上,沒有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目前在廣州有唯一住房且已在商業銀行支付貸款3年以上,並滿足其他辦理條件的,可以與原商業銀行協商辦理“商轉公”。
《辦法》提出,可貸額度根據房屋購買價格與評估價兩者中較低者的70%計算,結合商貸餘額等綜合因素確定;可貸款期限根據原商業貸款剩餘期限及與商貸已還年限合計不超過30年等確定。經審批通過後的貸款利率,執行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同時,《辦法》還設置了動態調節機制,即當個貸率低於75%時啓動“商轉公”貸款;當個貸率達到85%及以上時可採取防控措施;當個貸率達到90%及以上時暫停。既保障了首套剛需家庭貸款需求,又較好地管控資金風險,確保政策執行可持續性。所謂個貸率,即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率,是公積金資金池中用於個人住房貸款的佔比,反映公積金制度對居民購房的支持能力。
據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大部分申請的羣衆可以在一個月左右完成業務辦理,停留在公積金中心的時間不超過7個工作日。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爲,此次廣州推進“商轉公”政策,市場反饋積極,也成爲一線城市樓市當前的一個政策亮點。
嚴躍進認爲,廣州推出“商轉公”貸款政策,其出發點在於兩點:一是持續降低商業銀行貸款的成本,通過公積金貸款來降低月供成本,也客觀上減少了商業銀行存量貸款的風險;二是落實民生保障導向,月供壓力減少,對於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提升家庭生活質量等都有積極作用。
“要跳出房地產的視角看待此類政策,該政策通過降低房貸成本,有效釋放社會消費潛力。購房者節省下的資金可用於其他消費領域,從而刺激內需增長、促進經濟循環,是提振內需的一項重要政策。”他說。
據悉,自2023年開始部分城市鬆綁“商轉公”政策限制以來,截至目前,已有近20個城市支持或優化該政策,大多數爲二三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