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養殖戶砍掉一半!白羽肉鴨行業去產能戰開啓 3成種鴨企業或將被迫出局|“反內卷”進行時

財聯社7月13日訊(記者 肖良華)“從去年12月底到現在,這一輪虧損已經持續7個多月了,並且這一輪低谷期跟往常不一樣,其中有4個多月處於深度虧損區,給行業帶來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12日,山東種鴨聯盟理事長劉長勝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據悉,從4月起,白羽肉鴨種禽企業開始呼籲消減產能,截至當前,共約900萬隻種鴨已經被淘汰,日產苗量降低200萬隻左右,但是消費端低迷,當前供應依然大幅高於需求。

“如果說去產能的第一階段是以主動淘汰高周齡種鴨爲主的話,第二階段則是慘烈的被動淘汰戰。”有山東種鴨從業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現在,已經有個別種禽企業因爲資金壓力,退出了市場。“未來,可能還會有三成種鴨企業會被迫離開,這一過程會比較殘酷血腥,但白羽肉鴨行業不同於生豬和白羽肉雞,行業集中度低,週期波動往往比較劇烈。”

上市公司方面,全產業鏈龍頭企業益客食品(301116.SZ)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本月已將肉鴨屠宰量進行了一定量的消減,此外,公司後續將在種源和食品端繼續提升競爭力;華英農業(002321.SZ)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努力尋求差異化發展空間。北京櫻桃谷育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則表示,近兩年公司祖代規模保持穩定,未來會根據市場需求匹配相應規模。

20年未遇之極端行情

“高報低發已持續第18天,報價已嚴重偏離市場實際成交價格,保苗孵化實體企業嚴重虧損。今日櫻桃谷白羽肉鴨苗計劃遲緩,實際成交價0.1-0.3元,仍有部分養殖戶鴨苗白送或者無害化處理,種蛋0.85元左右。”12日,在“牧校助農鴨苗報價2羣”裡,牧校助農鴨苗報價號無奈的播報着最新的行情,這個昔日比較活躍的500人行業羣,而今安靜得令人窒息。

有資深行業人士在社交平臺表示,今年種鴨行業,是他從業20多年來從未遇見過的極端低迷行情,虧損時間之長、幅度之深爲歷史之最。

劉長勝表示,種鴨產業自去年12月至今已連續7個多月虧損,2025年沒有一天是盈利的,其中4個多月,鴨苗只有幾毛錢一隻,甚至0元購,近2個月時間毛苗行情,更是鉅額虧損!

根據Mysteel農產品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白羽肉鴨孵化、養殖、屠宰、種蛋甚至淘汰種鴨所有環節,全部虧損。其中,孵化環節虧損程度最爲嚴重。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基於種蛋成本0.80-1.85元/枚區間,外購孵化盈利均值-0.58元/羽,環比下跌390.00%,同比下跌179.45%;自有種鴨孵化出苗理論盈利均值-0.98元/羽,環比跌幅170.00%,同環跌幅200.00%。

行業人士徐高峰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小白條鴨肉現在最低不足3500元/噸,降幅巨大。此外,屠宰場的出貨速度下降明顯,“鴨產品的出貨量,跟去年同期相比,大約降了25%,整整1/4。”

900萬隻種鴨被淘汰

行業超預期低迷,4月份山東種鴨聯盟召開緊急會議,呼籲大家儘快淘汰低端落後產能。至今已近 3個月,累計淘汰種鴨已達900萬隻以上。目前落後低端產能已基本出清,淘汰量已快速下降。

濰坊種鴨從業者周少傑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他此前種鴨存欄量在4萬隻左右,這幾個月砍掉了一半在產母鴨,目前只有2萬多隻存欄量。“50周以上的種鴨全部淘汰掉了,現在剩下的都是年輕的。”

山東某種鴨企業負責人公維蒙同樣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50周的鴨子基本上都淘汰完畢了,存欄從8萬多隻降低到了5萬多隻。

劉長勝說,今年3、4月,行業每天出苗量在1150萬-1200萬隻之間。這段時間降至950萬-1000萬隻區間,預估到八月底會繼續下降至850萬隻左右。

“中小種鴨企業的高周齡種鴨基本被淘汰了,但是部分集團企業仍然沒有動作。他們跟養殖戶有合作協議,提前淘汰種鴨需要對養殖戶進行合理的補償,談不攏的話這塊產能比較難去。”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

進入被動出清階段

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獲悉,每天900萬隻的出苗量,放在過去,基本可以達到供需平衡,不過,今年消費超預期低迷,供需平衡的出苗量要降至700萬隻以下才行,還有200萬隻的調整空間。

徐高峰也認爲,當前,高日齡種鴨淘汰了很大一部分,但是當前後備種鴨數量太多了。“此前做過統計,後備種鴨總存欄大概在4400萬,實際上3300萬就夠用了。以濰坊區域爲例,此前,後背種鴨飼料銷量跟產蛋種鴨接近,說明後備種鴨存欄嚴重超量。”

鑑於當前市場苗價依然較低,虧損繼續擴大。在這嚴峻的形勢下,7月初,經廣西桂柳牧業集團提議,山東種鴨聯盟理事會與桂柳公司達成如下共識:換另外一種方式繼續降終端產能。即逐步拉昇苗價不主動尋找客戶低價銷售,正常價格能銷售多少算多少,其餘打包處理。

山東種鴨聯盟表示,市場出現特殊情況,應以特殊措施應對,快速降低終端產品是整個產業的唯一出路,希望廣大聯盟企業及行業朋友理解,並給予強力的配合與支持。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種鴨行業主動去產能基本進入了尾聲,下一步將進入被動去產能階段。“現在,很多種鴨企業,特別是這幾年節奏沒踏準、小賺大虧、盲目擴產的企業,資金面已經告急了,很快將面臨被市場無情淘汰的局面。預計有三成的種鴨企業將在這一波極端行情中被淘汰出局,其中不乏規模企業。”

上市公司消減產能

上市公司層面,華英農業爲白羽肉鴨全產業鏈企業,益客食品的鴨苗和鴨肉產品營收佔比近半,新希望(000876.SZ)、湘佳股份(002982.SZ)亦有相關業務。

在行業低谷期,相關上市公司也對生產計劃進行了調整。益客食品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7月份肉鴨屠宰量消減了一定的比例,“幾個月前公司就進行了相關佈局,從產業鏈上游進行了調整。”

此外,益客食品積極發展出海業務,公司在“易互動”平臺表示,當前正在積極儲備國際業務相關資質,培育國際業務交付能力。此外,針對當前景氣度較高的寵物食品和健康產業,公司通過合作和參股相關企業介入市場,爭取實現產業鏈價值升級。

華英農業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內卷的確危害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甚至會對出口帶來一些影響,給國際貿易帶來反傾銷的風險。

因此,華英農業這幾年將產品定位差異化,不去參與低價產品的競爭,以出口和高端客戶爲主。公司鴨肉產品通過出口來調節產品結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不同的消費羣體和消費習慣,實現產品、渠道、價格的差異化。

此外,公司充分把握市場行情和趨勢,控制產能,利用產能空檔時間加大對工廠和養殖場的升級改造,爲後續發展騰挪空間,留足發展後勁。“我們對鴨行業還是充滿信心,特別是在國內‘反內卷’的大形勢下,練好內功,升級服務,提升品質,未來仍然值得期待。”該負責人表示。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5年1-5月肉鴨產品出口量均高於往年同期,與肉鴨行業產能增減趨勢較爲同步。其中5月份毛鴨分割品及毛鴨白條共出口1.47萬噸,總金額3019.91萬美元,環比增長13.87%,同比增長26.08%,爲近五年單月出口量最高值。

北京櫻桃谷育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白羽肉鴨種源端的龍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公司祖代種鴨存欄規模保持穩定,並沒有大規模擴量。去年行情較好,下游父母代種鴨養殖企業大比例換羽,是行業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公司在祖代種鴨存欄規模方面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

(財聯社記者 肖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