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電動車事故調查量能效率差 立委促運安會動起來
憂電動車事故調查量能效率差,立委促運安會動起來。圖爲電動車充電。(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魯明哲17日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針對電動車事故調查議題質詢。(蔡明亙攝)
臺灣電動車含油電車登記逾11萬輛,10年成長170倍,但電動車電池起火及開啓自駕輔助系統追撞頻傳,國道緩撞車遭撞案更不減反增。藍綠立委擔憂,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對電動車事故調查基礎量能、效率皆不足,無從建議改善,是很大缺陷,促運安會針對新興運具儘速提升調查能量,同步督促建議改善單位加緊回覆並落實改善計劃。
臺灣電動車含油電車登記逾11萬輛,10年成長170倍。(圖/立委魯明哲辦公室)
國民黨立委魯明哲指出,臺灣電動車含油電車自2015年664輛,10年成長170倍,截至今年2月已達11.4萬輛,增加幅度大,2022年藝人林志穎駕駛電動車發生自撞事故,當時運安會說是私人載具不介入,但今年1月楊梅休息站又發生4死4傷重大電動車自撞案,運安會啓動調查,也修改調查範圍納入電動車,但已經慢了,現在關稅戰,日後可能有國外便宜車輛進口,可預估電動車數量會更快速成長。
魯明哲提到,目前運安會針對電動車有2案調查中,高公局對這2起事故稱是變換車道不當、車輛或機械操作不當,是否就是最後結論?運安會應更有效率提供重要運輸事故訊息給相關單位改善避險,大衆在等待報告,盼加速辦理。
運安會主委林信得說明,採分階段調查,包括現場蒐證、事實資料報告、分析及審查等,高公局的調查只是初步看法,真正肇因仍要由運安會抽絲剝繭,後續還要審查。
國道緩撞車遭撞事故不減反增。(圖/立委魯明哲辦公室)
魯明哲也說,國道緩撞車遭撞事故不減反增,1年多暴增168件,其中開啓ADAS系統車輛從34%增至36%。另觀察2023年11月小客車使用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在國1大雅路段撞工程緩撞車事故,運安會已發佈調查報告,對交通部與高公局分別有改善建議,迄今狀態仍是「等候回覆或處理中」遭已讀不回。
林信得表示,沒被已讀不回,依法90天內要回復,交通部已送件改善計劃,高公局也有送,但被退回需重提,希望計劃得更周延,若提得像例行公事,就沒達到初衷,後續會繼續追蹤,等高公局重提後,再與交通部的一起送件。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17日呼籲運安會針對新興運具儘速提升調查量能。(蔡明亙攝)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指出,電動汽車快速增加,客運也正電動化,但也有交通風險,起火燃燒溫度和持續時間比油車久,滅火方式也有所限制,運安會着手調查2起電動車事故,也參與過國際電動車相關安全會議,目前我國電動車相關安全規範有無改善建議。
李昆澤說,電動車是淨零目標運輸工具趨勢,若運安會沒有相關基礎,會讓民衆憂心,未來若發生電巴事故,沒有調查量能,無從建議改善,是很大缺陷,今年應針對電動車相關事故調查量能,從法規面檢討,包含車輛、電池、安全規格和消防、交通等法規,是否要增修都要討論。
林信得回覆,爲調查電動車事故有加強訓練,派員赴美國學習、參與消防署訓練等。李昆澤直言,目前調查基礎薄弱,幾乎等於零,運安會應針對新興載具加速因應。
林信得強調,對於相關研究還在蒐集資料中,會加快腳步,已經開始在動了。李昆澤說,這個答案會讓民衆生氣,務必加緊調查量能和預防措施機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