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種筷子」一家四口全罹癌!專家揭筷子致癌關鍵+正確清潔法

用「這種筷子」一家四口全罹癌!專家揭筷子致癌關鍵與正確清潔法。女子漾AI製圖

筷子是臺灣人每日三餐必備的餐具,但你知道嗎?用錯筷子或清潔方式不當,竟可能讓致癌物悄悄入口。過去中國有一家四口因長期使用發黴的竹筷,最終全數罹患肝癌。專家指出,筷子若保存或清潔不當,可能孳生黴菌併產生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長期入口恐損害肝臟健康。究竟筷子怎麼清洗?餐具挑選、清潔小撇步這篇一次看。

筷子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發黴竹筷致罹癌!黃麴毒素是一級致癌物

中國過去曾有案例,一個家庭因長期使用發黴的竹筷與廚具,攝入大量黃麴毒素,導致全家四口先後罹癌。竹筷、木筷因材質容易吸水,若處於潮溼環境就會孳生黴菌,進而產生黃麴毒素,長期攝取會嚴重傷害肝臟。這種毒素並非只會出現在發黴的食物上,連發黴的餐具也可能成爲隱形威脅。

「毒物教母」譚敦慈則強調,若筷子上出現「黑點、長毛」,就表示已經被黴菌侵蝕,務必立刻丟掉。她強調,自己長年堅持不用竹筷、木筷,因爲「一旦發黴,風險比想像中大得多」。

筷子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筷子材質怎麼挑?各類餐具優缺點一次看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筷子材質主要有五種:

1.竹筷:輕巧、價格低,但最容易發黴。

2.木筷:天然環保,但同樣怕潮,需勤更換。

3.塑膠筷:便宜好清洗,但遇高溫易釋放毒素。理化老師張丕白提醒,鮮豔顏色的塑膠筷通常含有染料,可能殘留微量重金屬。

4.不鏽鋼筷:耐高溫、好清潔,但若表面有刮痕,恐釋放重金屬。張丕白建議選用表面完整、標示「304不鏽鋼」的產品。

5.玻璃纖維筷:不易發黴,耐用度高,但價格較高且易碎。

譚敦慈也不建議使用「五顏六色漆筷」,因爲可能含重金屬,建議只當裝飾,不要作爲日常餐具。

筷子示意圖。圖片來源:Canva

筷子清洗與使用小撇步

要要避免筷子成爲「隱形毒源」,建議日常應注意以下重點:

1.清潔方式:每次使用後必須一根一根清洗,避免整把筷子同時刷洗。竹筷尤其不能整把刷洗,否則圖案脫落恐造成重金屬中毒。

2.消毒建議:清洗後可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或放入烘碗機徹底烘乾。

3.存放環境:放置於乾燥通風處,避免潮溼孳生黴菌。

4.使用期限:木筷、竹筷建議每3~6個月更換一次,不鏽鋼筷雖然耐用,但若出現刮痕或斑點也應淘汰。

5.個人專屬:每位家人最好固定使用自己的筷子,避免交叉傳染幽門桿菌。

看似不起眼的一雙筷子,若使用不當卻可能引發嚴重健康問題。譚敦慈提醒,自己多年來只使用304不鏽鋼筷,因爲耐高溫又好清潔,較不會藏污納垢。專家呼籲民衆養成「一根一根清洗、徹底烘乾、定期更換」的好習慣,才能真正守護全家人的餐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