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2裡試辦可辨視垃圾袋 成效佳

臺南市永康區復華裡、勝利裡試辦「可辨別內容物垃圾袋」新政策後,破袋合格率高達95%,每月垃圾量減少約18公噸。(環保局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臺南市永康區復華裡、勝利裡從去年8月1日起試辦「可辨別內容物垃圾袋」新政策後,破袋合格率高達95%,每月垃圾量減少約18公噸。市府環保局30日宣佈,從今年8月1日起永康區六合裡、東橋裡也將加入試辦行列,未來更將視執行情況評估擴大推動。

六合里長李信輝表示,環保局在裡內積極宣導,加上垃圾車也隨車播放相關訊息,絕大多數的里民都已得知新政策的訊息。由於可使用半透明的垃圾袋,不需額外購置專用垃圾袋,多數里民都能接受。東橋里長王怡舜更強調,該裡裡民的素質頗高,對於新政策都覺得OK。

據瞭解,環保局2020年稽查發現,民衆使用不透明垃圾袋夾雜回收物的不合格垃圾包高達30%,但使用透明垃圾袋的不合格率僅4%,因此2021年3月30日曾公告將禁用無法辨識內容物的不透明垃圾袋,原本預定從當年7月1日起實施,但因部分民衆反彈臨時喊卡。

事後,環保局分析,新政策推不動的主因爲溝通不足,去年決定再度推動新政策時,特別注重與里長、民衆的溝通,不僅從5月起即展開相關作業,還遴選意願較高的裡溝通、宣導,經擇定勝利、復華等2裡從去年8月1日起試辦後,發現成效良好,里民也都能接受,因此決定永康區六合裡、東橋裡從今年8月1日起也加入試辦。

環保局強調,推動「可辨別內容物垃圾袋」政策,不僅可以協助清運人員快速辨識垃圾中是否混入危險物或回收物,也可有效縮短檢查與收運作業的時間。

針對民衆關心是否須另行購買專用垃圾袋?環保局也說,家戶不必特別購買新袋子,只要是可看見內容物的透明或半透明塑膠袋都可使用,像裝早餐的塑膠袋、衣物包裝袋等,都可拿來裝垃圾;至於無法辨識內容物的袋子,仍可用來裝回收物,避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