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樓丨這裡擠滿了想用AI做實業的浙江老闆

(原標題:涌金樓丨這裡擠滿了想用AI做實業的浙江老闆)

017月30日,杭州因颱風“竹節草”風雨交加,浙江老闆仍赴“平臺+產業”人工智能對接活動,旨在學會用AI降本增效。現場800多家企業代表熱情高漲,臺上“大佬”陣容強大,包括阿里巴巴等。

02浙江一帆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舒凱介紹,從去年開始,企業從產品設計切入試水AI,成效顯著。設計環節從五人團隊協作開發到只需一名AI訓練師,拍攝成本下降近七成,且AI應用已拓展至更多環節。

03活動現場,不少企業因AI實現利潤增長、選品更精準、採購效率大幅提升。省市場監管局網監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小企業對人工智能需求旺盛,平臺企業應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04羣核科技展示電商棚拍工具,內置5000多個虛擬影棚,可快速生成與真實影棚效果幾乎無異的照片,節省50%以上拍攝費用。1688平臺則免費開放智能選品等功能,爲行業首創。

05浙江宣佈啓動“AI產業加速器計劃”,發揮平臺企業集成優勢,爲中小企業鋪設智能化未來快車道。同時推出三大保障舉措,包括建設綜合服務站、選配輔導員、搭建合作對接平臺,支持平臺企業爲企業提供“零距離”“一對一”AI應用定製服務。

以上內容由傳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僅供參考

7月30日,杭州正因颱風“竹節草”的復活狂風暴雨,有一批浙江老闆卻不惜頂着凌亂的髮型和滿臉的雨水,也要堅持來到一場對接活動上,只爲了一件事——學會怎麼用AI降本增效。

這是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平臺企業開展的“平臺+產業”人工智能對接活動。臺上授課的“大佬”陣容強大:研發出開源大模型“通義”系列的阿里巴巴、杭州“六小龍”之一的羣核科技、以及實戰經驗豐富的企業玩家等等。

從現場座無虛席的盛況,便可見衆人熱情之高。

只見800多家企業代表將會場擠得滿滿當當,讓酒店保潔直呼“好多人啊”,連涌金君也一時找不到位子坐。而在臺上嘉賓傾囊相授之際,臺下老闆們紛紛拿出手機拍拍拍,恨不得將聽到的內容立刻寫成秘笈,發還公司讓員工逐字學習。

積極學習的與會代表。全琳珉 攝

爲何老闆們如此投入?

從年初DeepSeek的火爆出圈以來,人工智能一直都火得發燙,但一個行業的火爆不意味着企業真的要投入真金白銀“All in”,能讓浙江老闆有如此學習激情的理由只有一個:

它真的能幫企業降本增效。

也許你對人工智能的理解,還停留在在對話框輸入幾條指令、生成幾段真假難辨文字的階段。但對那些已投入實戰的企業而言,AI早已不再只是“炫技”工具,而是真正開始賦能千行百業,將技術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現在大訂單越來越少,整體趨勢是‘小單快返’,這對企業的反應速度提出了極高要求。”總經理舒凱介紹道,“因此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從產品設計切入,試水人工智能。”

這一試,成效立竿見影,尤其體現在產品設計和拍攝環節。

過去,設計一款新產品至少需要五人團隊協作開發;如今,只需一名AI訓練師搭配一臺本地部署的大模型設備,即可完成。而在拍攝方面,過去外包給專業攝影團隊,拍攝15到20款樣品需花費約2萬元;現在,只需拍攝一款產品確定整體風格,其餘款式便可由AI基於此風格自動生成組圖,成本直接下降近七成。

“去年用AI生成圖片時,還能明顯感覺到畫面生硬;但今年,這種感覺已經幾乎沒有了。”舒凱表示,如今公司已將AI應用拓展至更多環節:活動運營、新媒體宣發、24小時智能客服接待等,全面融入日常經營。

發言嘉賓介紹AI讓業務轉化率提升。全琳珉 攝

不止一帆公司。活動現場,涌金君還聽到了不少真實案例:有企業因AI實現利潤增長,有企業通過AI選品更精準,也有企業採購效率大幅提升……這些,都是AI落地見效的“活招牌”。

“如今訂單萎縮,人力成本高,中小企業資金和人才又不如大企業那麼充足,對人工智能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省市場監管局網監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平臺企業扮演着“先鋒隊”和“主力軍”的重要角色,希望通過這場對接活動,平臺企業能爲中小企業答疑解惑,中小企業也能把人工智能用起來,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老闆們學習熱情高漲,平臺企業也帶來了許多新產品。涌金君注意到,這些產品都有十分具體、明確的應用場景。

例如,羣核科技展示了一套電商棚拍工具:內置5000多個不同風格的虛擬精選影棚,用戶只需上傳產品的3D模型,即可快速生成與真實影棚效果幾乎無異的照片,光影、材質、場景還可隨意調整。

“畢竟實景拍攝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佈景搭建、實地拍攝,流程週期長。通過酷家樂電商棚拍,既能達到真實拍攝效果,又能節省50%以上的拍攝費用。在2024年,電商企業利用其出圖超過3000萬張。”羣核科技CEO陳航介紹道。

1688平臺則面向全國中小B端買家免費開放智能選品、趨勢搜索、AI改款等功能。以AI改款爲例,平臺可以支持生成新設計稿,直接對接生產能力工廠,72小時內交付樣品——該功能爲行業首創。

平臺企業推出的AI產品。活動主辦方供圖

這些案例反映出一個行業趨勢:讓人工智能迴歸到現實痛點,用起來,方能綻放長久生命力。

一項技術要持續迭代升級,離不開應用者的持續反饋。但不可否認,現在很多應用多侷限於知識問答、簡單客服等場景,應用效果也難以評價,讓不少企業失去了使用熱情。

“我非常看好人工智能,但確實,當前很多技術還未達到大衆預期——比如大模型仍存在‘幻覺’問題,機器人多數時候仍需人工干預。但這都是必經過程,需要我們給予更多耐心和時間。”陳航坦言,在這個過程中,從業者也要開發出更多實用的應用場景,切實爲企業帶來經濟效益,才能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

長期主義的堅持,需要市場的自主進化,也需要政府的保駕護航。

據悉,爲了鼓勵中小企業將AI技術融入到日常經營中,浙江正式宣佈啓動“AI產業加速器計劃”,計劃將充分發揮平臺企業在AI技術、大數據和市場應用等方面的集成優勢,爲中小企業鋪設通往智能化未來的快車道。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爲了確保AI技術“用得好、見效快”,浙江還同步推出三大保障舉措:建設“平臺+產業”綜合服務站,選配人工智能輔導員,搭建一批合作對接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將支持平臺企業選派一批AI技術人員,爲企業提供“零距離”“一對一”的AI應用定製服務,讓企業學會運用AI技術挖掘新商機、拓展新空間。

每一項新生事物誕生時,曾經歷過被嫌棄的階段。但如果我們在開始時就放棄,那麼永遠無法迎來技術成熟的未來。面對人工智能,或許我們更應該學習一位活動嘉賓的態度:AI不僅是未來,更是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