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專法延宕5年 教育部:配合財劃法需與地方討論分攤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日審查學校供餐法草案,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見圖)列席備詢。(劉宗龍攝)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日審查學校供餐法草案,朝野立委都關注爲何遲遲未見行政院版草案。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表示,去年11月已經把草案送院,結果隔月地方財政收支劃分法通過,中央跟地方政府必須要討論經費分攤問題因而延宕。

營養午餐專法立法延宕超過5年,目前已有多位立委等人共提出22個草案版本,主張營養午餐要立專法,針對設專責營養師、午餐教師、營養不均、餐費落差等問題進行解決,唯獨教育部遲遲未提出專法草案版本。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疑,2019年營養午餐專法草案就曾送行政院遭退回,113年3月又送一次,5月還召開公聽會,事隔超過10個月,進度仍在原地打轉,沒有看到行政院提出草案版本。

張廖萬堅迴應,營養午餐法立法草案內容,要包括增加人力、擴大補助食材等,教育部原本去年11月20日已經把教育部版的營養午餐專法草案送到行政院,但立法院通過《財劃法》修正案,營養午餐法屬於地方權責,相關補助經費等,需要重新釐清由中央或地方承擔。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指出,近期學校營養午餐問題頻傳,日前成大南工午餐的酥炸銀絲捲擠出半碗油,去年11月基隆中山高中學生午餐內發現鐵釘,顯示學校餐點品質監管不足。另外,家長擔心午餐費用結構不透明、食物中毒事件頻傳,凸顯營養午餐專法的必要性。

郭昱晴質疑,《財劃法》修正案通過後,未來營養午餐相關費用可能需要地方政府財政資源,中央是否已與地方政府充分溝通,以確保營養午餐經費穩定。張廖萬堅表示,針對地方營養午餐的補助是否有影響,內部還在謹慎評估,未來如何落實,中央地方也必須協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