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淨利連降,多次納入被執行,高密市遠大建設償債能力不容樂觀

作者:高恆

高密市遠大建設有限公司(下稱“高密市遠大建設”)的債務壓力已經“火燒眉毛”。

近期,有自媒體報道稱,高密市遠大建設截至目前共有6條被執行信息,主要涉及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借款合同糾紛等,執行標的總金額爲171,394,217,00元。

經查詢,立案日期都是在2023年,分別在6月1日、7月14日、10月7日、10月16日、10月16日、10月18日,標的金額分別爲63,206,848,00元、32,626,650,00元、21,456,132,00元、9,881,625,00元、13,114,038,00元、31,108,924,00元。

據瞭解,高密市遠大建設2003年7月23日在高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城建項目投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國有資產運營等。由高密市國有資產運營中心100%持股,實際控制人爲高密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

作爲當地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100%持股的企業,該公司除了這些被執行信息外,2023年在債務方面的問題還有很多。

僅2023年內,高密市遠大建設與其法人戴春濤已經4次被執行限制高消費,因爲借款合同糾紛2次被告、票據付款請求權糾紛1次被告、民間借貸糾紛5次被告。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預警通顯示該公司2023年6月27日違約的“高密市遠大建設2021債權計劃”至今仍未有償還信息。

從該公司的業績數據也可以看出其壓力不小。

高密市遠大建設沒有披露2020年業績數據,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的營收分別爲14.55億元、13.81億元、12.19億元、11.78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6億元、1.45億元、1.36億元、1.25億元,營收淨利近年來持續雙降。

2023年中報數據顯示該公司雖然營收6.89億元,同比增長47.28%,但是淨利潤爲9421.61萬元,同比下降34.99%。

債務方面,2022年,該公司資產負債率爲57.44%,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淨資產64.98億元,同比增長3.42%,總負債87.71億元,同比增長21.6%。

目前爲止,該公司有息債務合計27.74億元,其中,短期債務7.36億元、短期借款4.36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3億元。債券方面,一年到期債券3億元。但截至2022年12月31日,銀行授信總額36.66億元,未使用額度僅剩0.79億元。

現金流方面,截至2023年中報數據顯示,經營活動產生的流量淨額爲1.76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流量淨額爲-5.16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流量淨額爲-1.85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額爲-943.73萬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爲517萬元。

面對一年的即將到期達到6億元的債券和非流動負債,高密市遠大建設的授信額度以及現金餘額有些杯水車薪。

此外,除了高密市遠大建設自身的問題外,企業預警通顯示旗下核心成員,100%持股的一級子公司“高密市遠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高密遠投”)正面臨同樣的問題。

2023年10月23日,高密遠投以及法人孫來燕被立案採取限制高消費;6月1日至今共有6條被執行信息,被執行標的總金額爲13,095,59萬元。並且企業預警通顯示,該公司涉及的訴訟中票據追索權糾紛18起、執行類案件5起、票據付款請求權糾紛1起、財產保全1起。

有城投業內人士認爲,雖然自10月以來,山東發行了282億元的特殊再融資債券,這筆化債資金70%用於馳援濰坊市,且已經落地。但是因爲債務窟窿確實大,要救的平臺也很多,這筆融資債券不夠分。目前來看不能太樂觀,把解決上述公司債務的希望寄託在這筆化債資金上。不過,過去一年濰坊市政府通過對接金融機構、成立專項基金、建立債務防範機制等化債舉措正在極力修復區域信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