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南橫新武呂溪河段阻斷恐成堰塞湖? 林保署:水位下降已無回淤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經連日監測,發現新武呂溪河段崩塌土體下方河道持續沖刷變寬,溪水出流量持續增大,上游回水區域水位下降,已無回淤,沙洲地形回覆原有河道型態。圖/林保署臺東分署提供

南橫公路霧鹿區域新武呂溪河段疑似因河岸上方崩塌造成阻斷,民衆憂恐成堰塞湖。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經連日監測,發現崩塌土體下方河道持續沖刷變寬,溪水出流量持續增大,上游回水區域水位下降,已無回淤,沙洲地形回覆原有河道型態。

林保署臺東副分署長董世良指出,目前上游回水區水位已下降,下游則爲V型峽谷,與聚落間落差約80至200公尺。經評估不致對下游聚落安全造成疑慮,分署將持續透過空拍監測機制,密集觀察水位及崩塌區域的變化。

另初步結果顯示,該處雖有局部因土石堆積壅高與回水現象,但河道並未阻斷,亦未形成堰塞湖。相關監測結果將與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水利署第八河川分署及臺東縣政府等單位保持密切聯繫,針對異常狀況將提前預警及通報。

據瞭解,該崩塌區位於關山事業區第13林班下方新武呂溪河段,距下游初來橋約16.5公里,下游河段爲V型峽谷,與部落相對高差約80至200公尺,依影像計算推估,崩塌面積約4.2公頃,崩塌量體約9.8萬立方公尺,崩塌區已可見巖盤出露,坡面多爲殘存材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