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花蓮光復鄉演練撤離逾4千人 災民嘆「太晚了」:家園早已毀了

不少災民帶上一個後背包,裝着藥品、衣服、飲用水等物資,下午撤離演練在現場人員引導下搭遊覽車。記者林佳彣/攝影

風神臺風生成,花蓮光復災區防颱大作戰,中央前進協調所今下午實兵疏散撤離演練,撤離4000多人至各收容點、也演練垂直避難。災民直呼演練好,但是太晚了,家園已經全部泡湯了。

下午2時未到,光復市區街道幾乎不見人來車往,來到大華活動中心,許多民衆帶上一個後背包,裝着藥品、衣服、飲用水等物資,下午2時5分、2時10分陸續收到細胞簡訊,居民在現場人員引導下搭乘遊覽車撤離。

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花蓮縣長徐榛蔚、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都到場關心狀況,季連成說,CBS警報有3分鐘時間差,緊急疏散演練是要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真的面臨災難,撤離會跟着這模式來走。

演練也有搭復康巴士撤離的長者,雖然演練是「動車不動人」,人在家繼續安置,車輛等待10分鐘作業時間,再移動到收容點。不過,一名獨居、行動不便的何老太太願意配合,主動參與,今天也特別安排車輛載她移動。

另一收容點馬太鞍教會陸續涌入撤離居民,大馬村第17鄰民衆直呼自己被遺忘,大家都很配合在等待,卻是最後抵達撤離點,楊姓鄰長也提及下午1時30分集合,結果打110詢問,花蓮縣政府都沒人可以給他答案,大馬村長王梓安、季連成接連拍肩緩頰;季解釋是計程車來回送,一輛4人,民衆等車時心裡有點不安全,他強調明天會改進。

實地觀察市區,光復鄉公所以中文、客家、閩南、原住民4種語言廣播,警方都有派員在路口指揮交通,也有舉大聲公宣導,警車則持續移動式廣播,但有些設備狀況不佳,聲音「必叉」,根本聽不清楚。軍方人員則持續在路邊堆沙包,防颱工作不停歇。

季連成走訪中正路等處,一一查看垂直避難狀況,仍有幾戶民衆未落實撤離,甚至還上門與季應答,最後都被要求趕快上樓;還有民衆以爲演練結束,下午4時就打開鐵門,也被請回住家2樓。有義煮團持續備料,季連成即要求關掉瓦斯、到樓上避難,看他們上樓才離開,更找警察現場緊盯,「進入災區就要配合演習。」

除了當地居民撤離至收容點、垂直避難,光復車站也有不少民衆暫時待在站內。

大華村不少民衆憂成二次災民,家裡都堆好沙包等防颱措施,直呼上次洪災很恐怖,水來得很快。陳小姐感嘆,家門還沒重裝、排水溝也還沒好,並認爲演練就該經常演練,今天因獨居的媽媽想來,她陪着來;江先生認爲演練是好,但是太晚了,家園已經全部泡湯了,現在當務之急是趕快把堰塞湖處理好、加固堤防。

大馬村民說,他沒有收到簡訊,因爲是按鍵式手機,但因老婆與孩子都有收到,他也跟着撤離;有人說,上次沒有人引導,這次政府派員引導,撤離速度比之前還要快;其他人認爲要有戰備心態,上次忽然來都跑不了,大家有危機意識,現在演練也比先前落實,還會強制撤離。

花蓮光復今下午實兵疏散撤離演練,光復車站的民衆暫時待在站內等演練結束。記者林佳彣/攝影

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右)走訪中正路等處,一一查看垂直避難狀況,仍有幾戶民衆未落實撤離。記者林佳彣/攝影

花蓮光復今下午實兵疏散撤離演練,國軍持續在路邊堆沙包,防颱工作不停歇。記者林佳彣/攝影

光復鄉民陸續撤離至收容點馬太鞍教會。記者林佳彣/攝影

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左)、花蓮縣長徐榛蔚(右)、國民黨立委傅崐萁(中)今下午關心疏散撤離演練狀況。記者林佳彣/攝影

花蓮光復災區防颱大作戰,中央前進協調所今下午實兵疏散撤離演練,下午2時許發送細胞簡訊。記者林佳彣/攝影

花蓮光復警戒區下午實施疏散撤離演練,下午兩點模擬24小時雨量達 200 毫米,啓動預防性撤離與平房居民撤離。圖爲居民在集結點集結。記者林伯東/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