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洪災恐懼 花蓮長者肯定撤離演習:心安了

光復鄉居民攜帶「避難包」裡面裝有個人物品到撤離點活動中心。(王志偉攝)

大華活動中心有許多居民攜帶「避難包」,裝藥品、衣服、飲用水等物資,在現場人員引導下搭乘遊覽車撤離。(王志偉攝)

風神臺風已生成,可能會爲東半部帶來風雨,因此光復堰塞湖災區今下午2時進行防颱演練,預計撤離4千多人,也有在家垂直避難演練,因光復鄉爲老年人口多,疏散撤離時多數長輩互相攙扶避難,也有居民回憶上個月23日因堰塞湖潰馬太鞍溪水暴漲那一幕,直說「太恐怖」,有這一次演習,心裡會安心一些。

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花蓮縣長徐榛蔚、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到場關心狀況,徐榛蔚說,一次動員撤離4千多人,確實讓一個鄉公所難以負荷,因堰塞湖警戒仍未除,中央仍需負責,未來疏散演練以及颱風大規模撤離練,仍希望由中央、地方合作,成立一個專案,建立一套SOP規格。

季迴應,「中央會主動協助」,不過他強調縣長爲地方指揮官,有絕對主導權,可以調動縣的各項資源,軍方也可以協調指揮,也強調現有「災防法」已很謹慎嚴格。

季連成(右)與徐榛蔚(左)走訪光復鄉市區,一一查看家戶垂直避難情況。(王志偉攝)

季連成強調「緊急疏散演練是要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真的面臨災難,撤離會跟着這模式來走」。下午2時保全戶居民收到CBS警報,光復市區街道幾乎不見人來車往,大華活動中心,已有許多居民攜帶「避難包」,裝藥品、衣服、飲用水等物資,居民在現場人員引導下搭乘遊覽車撤離。

馬太鞍教會也陸續涌入撤離居民,各鄰民冊覈對。(王志偉攝)

另一收容點馬太鞍教會也陸續涌入撤離居民,大馬村第17鄰民衆直呼自己被遺忘,大家都很配合在等待,卻是最後抵達撤離點,楊姓鄰長也提及下午1時30分集合,結果打110詢問,花蓮縣政府都沒人可以給他答案,大馬村長王梓安、季連成緩頰;季解釋是計程車來回送,一輛4人,民衆等車時心裡有點不安全,他強調明天會改進。

第二階段4時海嘯警報響起,警方都有派員在路口指揮交通,也有舉大聲公宣導,警車則持續移動式廣播,但有些設備狀況不佳,聲音「糊糊」,模糊聽不清楚,軍方人員則持續在路邊堆沙包,防颱工作不停歇。

季連成與徐榛蔚走訪中正路等處,挨家挨戶查看垂直避難狀況,仍有幾戶民衆未落實撤離,被季連成令「這是演習」,要求趕快上樓。直到4時30分警報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