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災後重建進度曝!逾千人撤離、已清14.4萬噸淤泥

花蓮光復災後重建進度曝!逾千人撤離、已清14.4萬噸淤泥(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36次工作會報統計,截至10月12日下午,災區已撤離逾1,000人,157人送醫治療,其中22人仍在院中觀察。環境部統計清理災後廢棄物與淤泥達14萬4,601公噸,全臺共調撥逾16萬瓶消毒劑防疫;電力恢復率超過9成。行政院指示多部會全面進駐災區,從醫療救援、交通搶修到環境復原同步展開,全力防止次生災害擴大。

衛福部表示,災區共設立6處臨時醫療站,累計服務580人次。157名送醫傷患中,22人留院治療,其餘135人已出院。爲防止災後疫情擴散,光復鄉衛生所、軍醫體系與慈濟醫療團隊同步提供流感與新冠疫苗接種,截至12日已接種1,959人次。花蓮光復糖廠醫療站、馬太鞍教會醫療站與光復火車站醫療點均24小時開放,提供居民與救災人員醫療支援。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2日舉行第36次工作會報,由副指揮官交通部次長伍勝園主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

環境部報告顯示,災後共動員7,496人次及3,216臺機具,清理廢棄物與淤泥14萬4,601公噸,並設置3處暫置場以應付後續垃圾堆置。另全臺備有16萬2,540瓶消毒劑可供緊急調度,花蓮地區已優先獲得2,000瓶酚類消毒劑支援。截至目前,光復鄉收容所未出現羣聚感染或疫情通報,防疫狀況穩定。

交通部指出,花東地區多處聯外道路受災,目前公路總局已恢復主要通道通行,另持續搶修瑞穗至鳳林路段。經濟部表示,臺電出動搶修人員數百人,已恢復災區電力供應達9成,自來水亦逐步恢復正常供應。經濟部同步監控堰塞湖壩體穩定狀況,確保下游居民安全。

國防部已派出多型機具及救災部隊進駐花蓮,協助道路搶通與物資運補,並支援消防署執行失聯人員搜尋與堰塞湖監測任務。消防署表示,空勤直升機已持續執行航拍監測與空投補給,確保孤立部落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