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逐步恢復、垃圾清運同步啓動 花蓮災後復原進度曝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光復鄉成爲重災區,停水、停電與垃圾堆積問題接連浮現。(吳佩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光復鄉成爲重災區,停水、停電與垃圾堆積問題接連浮現。經濟部次長賴建信表示,臺電、臺水加派人力進駐搶修,停電與停水戶數已大幅減少,供水供電逐步恢復中;環境部則指出,災後垃圾與污泥清運同步展開,鄰近焚化爐已釋出處理量能,務求協助民衆恢復正常生活。

賴建信今(25日)主持「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前進協調所」說明會中指出,光復鄉停水戶數曾高達4378戶,臺水完成光復淨水廠檢修後,已陸續恢復供水。由於覆水初期用水需求大,導致水壓不足,目前設置13處臨時供水站,包括大進、太巴塱、馬太鞍教會等地,民衆可就近取水,若需求仍不足,可再聯繫臺水加派水站。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光復鄉成爲重災區,停水、停電與垃圾堆積問題接連浮現。(吳佩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光復鄉成爲重災區,停水、停電與垃圾堆積問題接連浮現。(吳佩蓉攝)

他又指出停電部分,光復鄉曾有逾4000戶受影響,經臺電搶修,目前僅剩約百戶高地住戶因電杆倒塌尚待覆電。針對災後復原,中央聯合民間,已出動山貓、怪手等各式機具185臺投入救災,動員359人進駐,展開家園復救,並與國軍進行工作律定區分,解除街道溢淹淤泥問題。

環境部次長沈志修則表示,災後污泥與廢棄物問題嚴重,中央已動員國軍、環保單位及慈善團體協助,目前累計移除1144公噸污泥,後續將持續清理道路與住宅。

沈志修說,垃圾與傢俱報廢潮也在增加,環境部已協調各縣市環保局待命,並調度民間量能支援。廢棄物將優先分類,能回收的進行資源再利用,其餘可燃廢棄物則送往鄰近焚化爐處理,相關容量已預留,確保垃圾可正常收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