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海草覆育啓動 臺灣本島再添第二大泰來草棲地
浮潛志工下水採集泰來草果實。(好好善待動物協會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志工將沙土混合泰來草種子植入盆栽中。(好好善待動物協會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志工從泰來草果實中取出種子。(好好善待動物協會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海草牀可提供魚蝦蟹等海洋生物棲息。(好好善待動物協會提供/蕭嘉蕙臺東傳真)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財團法人好好善待動物協會攜手與農業部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等單位,在臺東富山漁業保育區種植1000顆「泰來草」海草種子,有望成爲繼屏東海口後,臺灣本島第二大泰來草海草牀。
海草牀可穩固海牀、防止海岸侵蝕,亦是魚類、蝦蟹等海洋生物的重要棲地與食物來源。其中「泰來草」大面積生長於屏東海口,經好好善待動物協會與水試所東部中調查發現,臺東富山潮間帶亦存有零星族羣,具備覆育潛力。
協會動保環保組副組長施薏茹指出,泰來草是海龜及儒艮喜愛的食物,因此又名「海龜草」、「儒艮草」,其根系相較其他海草發達,適合生長於沙地,或是與珊瑚礁羣共生,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
今年4月中旬,協會、水試所東部中心及臺東區漁會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覆育計劃。初期招募浮潛志工採集海草果實,並以沙土混合種子植入盆栽中,再交由東部中心進行育苗,預計歷時3至6個月培育完成後,移植回保育區海域。
今日覆育行動順利完成種植1000顆海草種子的目標,後續將由協會與東部中心持續觀測與追蹤覆育進度。協會表示,期盼透過此次計劃,提升全民對海洋生態議題的關注,讓海草覆育成爲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