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恩生物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三年虧損近18億元

近日,港交所披露,Duality Biotherapeutics,Inc.(以下簡稱映恩生物)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即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Morgan Stanley、Jefferies和CITIC Securities擔任聯席保薦人。

招股書顯示,映恩生物成立於2019年,致力於爲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新一代抗體偶聯藥物(ADC)創新藥物,其國內運營主體爲映恩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和映恩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映恩生物曾於2024年8月26日首次遞表,但因六個月期限屆滿,該申請於2025年2月26日失效。

尚無產品商業化

相關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映恩生物分別實現收入160萬元、17.87億元、19.41億元,期內虧損分別爲3.87億元、3.58億元、10.50億元,累計虧損17.95億元。

對於持續虧損的原因,映恩生物表示,投資開發生物醫藥產品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因爲其涉及大量的前期開支,並涉及候選藥物可能無法證明其療效及安全性,從而無法獲得監管或市場批准或不具商業可行性的重大風險。迄今爲止,公司尚未從商業產品銷售中產生任何收入,並持續產生大量研發成本及與持續運營有關的其他開支。

由於映恩生物尚無產品實現商業化,其收入主要來自公司的對外許可及合作協議,包括與預付款、里程碑付款以及公司就對外許可候選藥物進行的研發活動報銷有關的收入。

據悉,映恩生物先後與BioNTech、百濟神州、葛蘭素史克、Adcendo、Avenco等達成授權出海合作,交易總金額超過60億美元,其中已經收到的預付款和里程碑約4億美元。

映恩生物曾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淨額將主要用於核心產品的研究、開發和商業化;關鍵產品的研發;爲ADC技術平臺的持續開發提供資金,推進其他管線資產以及探索和開發新藥物資產;以及用作運營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核心在研產品市場前景尚不明確

資料顯示,映恩生物擁有自主研發的兩款核心產品,即DB-1303/BNT323,一款靶向HER2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及乳腺癌)的HER2 ADC候選藥物;以及DB-1311/BNT324,一款靶向B7-H3癌症(包括小細胞肺癌、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及食管鱗狀細胞癌)的B7-H3 ADC候選藥物。

DB-1303/BNT323爲一款基於映恩生物DITAC技術平臺構建的第三代靶向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抗體偶聯藥物,目前正在進行兩項註冊性臨牀試驗以及一項全球潛在註冊研究,首個乳腺癌適應症預計最早將於2025年向FDA申報加速批准。

DB-1311/BNT324是一種基於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的靶向B7H3創新ADC分子。跨膜糖蛋白B7-H3在抗腫瘤免疫反應和腫瘤微環境的形成中發揮着關鍵作用,在很多實體瘤中過度表達,在健康組織中表達有限,與疾病進展和預後極差有關。

不過,上述兩款核心產品的市場前景尚不明確。

例如,第一三共DS-8201、恆瑞醫藥SHR-A1811等皆爲DB-1303/BNT323藥物的強力競品。從臨牀數據看,招股書顯示,DB-1303/BNT323藥物在接受過預先治療的HER2低表達乳腺癌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爲38.5%;在接受過預先治療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中,ORR爲50%。而第一三共DS-8201在接受過預先治療的HER2低表達乳腺癌患者中,ORR爲52.3%;在接受過預先治療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中,ORR爲60.9%。恆瑞醫藥SHR-A1811在對應的適應症中的ORR分別爲55.8%、81.5%。

另一款核心產品DB-1311同樣前景未明,且未來可能支付高額里程碑付款。目前,全球尚無靶向B7-H3藥品獲批上市,未來研發的成功率尚存較大不確定性。此外,DB-1311的單抗是映恩生物自藥明生物引進而來,後續或仍需向其支付里程碑付款。招股書顯示,2022年5月26日,映恩生物與藥明生物間接全資附屬公司WuXi Biologics訂立許可協議,獲得了B7-H3抗體。WuXi Biologics可就B7-H3抗體於ADC領域的使用可能有資格收取合計不超過5675萬美元的里程碑款項,及就其在其他領域的各種藥物形式中的使用可能收取不超過3972.5萬美元的里程碑款。

映恩生物表示,公司產生收入及實現盈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能否成功將這些候選藥物推進至臨牀開發的後期階段,併爲每種候選藥物獲得監管批准,公司可能無法及時做到或根本無法做到。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