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川普關稅大刀?陸官媒喊:擴大內需是「戰略之舉」
大陸2025年續拚經濟,擴大內需與提振消費成爲重中之重。(摘自中新社)
大陸2025年續拚經濟,擴大內需與提振消費成爲重中之重。大陸《人民日報》在頭版頭刊文指出,擴大內需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並引述多位專家說法直言,擴大內需不只是大國經濟的主要特徵,更是應對外部衝擊的有效途徑。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依紹華強調,「中國經濟近期的改善是由更強勁的內部需求推動。政策效應正透過經濟循環向供給端傳導,企業信心加快恢復,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從國際經驗看,大國經濟的特徵都是內需爲主導、內部可循環。」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二級研究員王微認爲,美國、德國、英國等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萬美元時,內需結構均表現出「內需主導、消費引領」的特徵。中國內需不足,消費率較低,更加凸顯擴大內需戰略意義。
依紹華進一步解釋,社會總需求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構成。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地緣政治衝突交織,加大世界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給外需帶來不小的困難和挑戰。「擴大內需有利化解外部衝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
大陸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王元稱,我國經濟發展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我國作爲全球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還在不斷成長壯大,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帶來的投資需求空間廣闊,爲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提供最爲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