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關稅 北市首創臺美商機平臺 美19州官方來臺解析市場

爲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臺北市政府16日舉辦「2025 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面對關稅帶來的嚴峻挑戰,市府秉持「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原則。(張珈瑄攝)

蔣萬安指出,「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不僅代表臺美之間可以持續創造新商機,同時也開啓臺美經貿關係新篇章。(張珈瑄攝)

爲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臺北市政府16日舉辦「2025 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邀集美國19州州政府、4大產業協會以及超過300家的臺美企業,打造全臺首創城市級國際商機跨境合作新平臺。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面對關稅帶來的嚴峻挑戰,市府秉持「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原則,美國關稅對臺灣許多以出口導向的產業造成衝擊,但同時讓看到全球產業鏈重組的契機。

蔣萬安指出,「臺美城市產業商機媒合會」不僅代表臺美之間可以持續創造新商機,同時也開啓臺美經貿關係新篇章,2024年臺灣是美國第7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臺美雙邊經貿額高達1586億美元、成長24%;另方面美國是臺灣第2大的出口國家,2024年臺灣出口美國金額達到1114億美元,今年1月至8月更受惠於人工智慧AI產業的發展,臺灣出口美國金額來到1171億美元,已經超過去年整年出口到美國的總金額,美國也一躍成爲臺灣最大的出口國家,所以臺美經貿關係不只緊密,而且互補,更有無限發展潛力。

蔣萬安說,市府4月成立專案小組,每週定期跨局處開會,他也親自走訪包括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臺北市商業會以及最大科技園區內湖科技園區協會,聽取第一線產業的心聲,擬定相關營運措施,包括地方稅分期延緩徵收,對勞工提出各項扶助方案,更主動積極看還可以多做什麼,希望在臺北經貿基礎上,進一步架構臺美交流平臺,所以有了今天的產業媒合會。

蔣萬安說,今天媒合會有2大亮點,第1個是首次整合美國19州州政府及相關產業資源,涵蓋範圍非常廣,包括農產品、醫療、航太、化學,再到半導體以及人工智慧,第一次透過單一平臺,讓臺灣在地企業同時接觸到美國19州州政府和廣大不同領域的產業;第2個則是第一次由美國官方來解析美國市場、動態及產業的發展,總共有11場產業說明會,深入爲臺灣在地產業分析美國最新市場動態,臺灣企業如果要到美國去能即時掌握最新狀況。

美國在臺協會商務組長Janée Pierre-Louis也說,團隊首要任務是強化美國與臺灣之間的商務合作關係,臺北市作爲臺灣商業首部,是企業邁向全球市場的重要門戶,有超過23個美國州政府在臺北設立辦事處,臺北也與美國12個城市締結姐妹市,因爲這些連結臺灣已是美國前10大貿易夥件,而美國則是臺灣的第2大貿易伙伴,美國更是臺灣海外投資的首選之地。

Janée Pierre-Louis表示,今天媒合會集結各產業,從農業原物料、食品,到醫療與生技產品,再到化學與航太產品,都希望與臺灣進口商、經銷商及代理商合作,將產品、服務與技術引進到臺灣,滿足市場需求;此外,隨着次世代科技推動市場需求,臺灣企業也迎來獨家契機,可透過赴美投資,重新調整供應鏈佈局,不僅掌握市場成長,也能強化長遠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