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鎖帳戶潮擴大!「3情況」最容易中 一票用戶排隊解凍崩潰

銀行業者指出,若半年沒有使用的帳戶、餘額又很低,這類帳戶將有可能被列爲「靜止戶」,包括ATM提款或是其他自動化交易功能將被銀行暫停。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銀行加強防詐機制,陸續限制「長期未交易」、「低餘額」、「快進快出」帳戶,一票用戶反映操作遭遇困難。一名女子投訴表示,8月17日她轉出5萬元給公司,隔天即收到臺新銀行簡訊通知卡片遭鎖定,提款與轉帳功能全數停用,讓她直呼「這樣真的是保護用戶嗎?」。

女子在爆料公社發文指出,接獲簡訊後致電銀行客服,對方僅表示需本人持身分證與交易紀錄前往分行辦理。她依指示前往,卻被要求「逐筆解釋」帳戶內的交易,包括朋友轉帳給她購買保養品也被要求提出證明。她質疑:「口頭講的要怎麼證明?如果朋友請我代買,這要怎麼提供證明?」

編輯推薦

該女子進一步表示,就連她自己在超商ATM存入的現金,也遭行員連番追問,包括存款地點、時間、超商名稱等細節。她反問:「你自己存錢會留收據嗎?每次開車經過順路存個錢也要記得是哪一間店?」行員最後坦承「也對」,還稱要看AI審覈,無法確定能解鎖帳戶。

根據銀行業者說法,近期詐騙案件頻傳,金融機構面臨金管會對警示戶數量的嚴格控管,因此多數銀行採取「料敵從嚴」策略,對於資金「快進快出」或帳戶久未使用後啓動的情況,系統會自動列爲可疑交易,進而凍結自動化功能,需民衆到分行進行人工審覈。

對此,女子表示,她在分行溝通許久後才得以提領現金,最後更決定直接銷戶。她指出,行員甚至提醒未來可能無法再開戶,但她表示:「我也沒打算再用你們家的了。」她質疑預防詐騙是要保護用戶,「做到這樣真的是保護嗎?」

此文也釣出一堆苦主迴應,「爛銀行、爛措施,昨天已結清帳戶」、「很擾民,小額轉帳就被停用,真麻煩」、「錢都已經匯出去了就算有問題又能怎樣,即便能攔截好了,爲什麼不直接阻止源頭?」、「上禮拜纔去臨櫃,最少30分鐘以上還要填一堆資料還一直問,真的很搞」。

threads上也有網友抱怨,「臺新真的不要太扯…看到臺新災情一直出來,想說要趕快把裡面的錢轉到別的戶頭,結果才發現已經被凍結,完全沒有通知欸」、「卡被鎖了!原因是長期匯貨款給廠商,而且設定約定帳號很多年的廠商,因此帳號被凍結?」

金融業者坦言,只要是帳戶「超過半年沒有交易」、「低餘額」的狀態,最有可能被當成人頭戶賣掉,可能會先被系統判定爲可疑,凍結交易功能,進而暫停提款與轉帳功能。另外資金「快進快出」的模式,也可能被凍結。當事人往往必須攜帶身分證件至分行,經過人工審覈程序,纔可解除限制。

銀行主管坦言,加強打詐的確會造成民衆不便,但銀行面臨警示戶大增,要設法降低數字的壓力也非常大,尤其第一線的行員執行臨櫃阻詐時,經常遭到民衆的辱罵,甚至動輒揚言要提告,搞到行員要去看心理醫生,只能希望民衆能夠體諒,共體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