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施策 直抵民心
盛夏時節,行走在龍江大地的沃野鄉村,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上綠意正濃,整潔的村落,筆直的村路,共同勾勒出一幅美麗鄉村美好生活的生動圖景。
二十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推進對村巡察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黑龍江省巡視巡察機構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開展對村巡察工作,做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羣衆身邊拓展,全力護航鄉村全面振興。
奔着問題去、跟着問題走,將巡察利劍直插村屯一線
黑龍江省作爲農業產糧大省,下轄125個縣(市、區),9000餘個行政村。黑龍江省委高度重視對村巡察工作,把對村巡察納入巡視巡察工作總體部署。今年1月,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制發《關於高質量推進對村巡察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持續推動全省對村巡察工作在鞏固中深化、在深化中發展,進一步聚焦重點,勇於亮劍、精準監督,着力打通巡察監督“最後一公里”。
“要牢牢把握監督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奔着問題去、跟着問題走,增強巡察監督震懾力、穿透力、推動力。”黑龍江省委常委、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邊學文在全省對村巡察工作推進會議上說。
巡察是政治監督,政治性是對村巡察的第一屬性。該省各地巡察機構堅持政治巡察定位不動搖,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實情況、農村羣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發揮情況以及巡察整改和成果運用情況,開展巡察監督,把對村巡察作爲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里”的重要抓手,不斷深化對村巡察工作。
對村巡察監督對象和內容不同,工作方式方法也必須分類施策。黑龍江省委巡視機構立足農業大省、邊疆大省等省情,綜合考慮人口體量、產業發展、資源稟賦、基層治理等實際情況,指導各地差異化推進對村巡察全覆蓋。
在撫遠市,該市市委巡察機構結合當地邊境村的實際,制定個性化問題清單,明確對村巡察重點。前不久,市委巡察組在撫遠鎮河西村開展常規巡察時,重點了解邊民補貼是否存在多發、漏發、錯發等情況,發現該村因未及時統計上報信息,導致漏發部分村民住房補助,督促鎮村兩級立即開展覈查,及時將補助補發到符合補貼政策的村民手中。
“我們力求一類一策、一村一策,推動合理匹配巡察方式,提升對村巡察精準度。”黑龍江省委巡視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對村情複雜、問題突出的重點村,市縣巡察機構採取直接巡村、提級巡村等方式,確保巡深巡透,打好對村巡察“組合拳”,實現有形覆蓋與有效覆蓋相統一。
巡到家門口、爲民辦實事,讓基層羣衆可感可及
“這水沒怪味,喝起來放心多了……”近日,在雞西市雞冠區紅星鄉東太村,村民王大爺擰開家裡的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汩汩流出。
不久前,雞冠區委巡察組在開展對村巡察時瞭解到,東太村供水管道因年久老化,出現多個漏點,供水部門多次排查搶修,仍然存在“修了漏、漏了修”的問題,近百戶村民時常要靠拉水、挑水度日。發現問題後,巡察組隨即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和紅星鄉黨委召開會議,推動改造通水工程,現場細化“資金籌措、施工監管、水質檢測”三張責任清單,同步下達立行立改通知書,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巡察組全程跟進督導,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難題。在多方合力推動下,通水工程提前12天竣工,3000餘米嶄新的管道從主幹道延伸至村民家中。
對村巡察事關千家萬戶、事關羣衆切身利益,點多線長面廣。黑龍江省各地巡察機構堅持“民有所呼、巡有所應”,緊盯基層羣衆關切的民生實事和急難愁盼問題,細化教育醫療、養老低保、人居環境、交通出行、安全飲水等領域監督重點,多元化運用立行立改、邊巡邊查、提出巡察建議等舉措,今年以來,推動解決飲水難、行路難、安置難等民生事項1049個。
與此同時,各地巡察機構加強羣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與對村巡察的貫通銜接,緊盯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強化監督,把村幹部廉潔用權、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基層黨羣幹羣關係等情況納入監督重點,持續發力懲治羣衆身邊的“蠅貪蟻腐”,堅決斬斷伸向羣衆利益的“黑手”。
“各地通過開展專項巡察、機動巡察等方式,把巡察發現的羣衆反映強烈的問題,如虛報冒領、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典型問題,及時移交,推動工作深入開展。”黑龍江省委巡視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以巡促改、以巡促治,做實對村巡察“後半篇文章”
前不久,海林市委巡察組在巡察柴河鎮村級黨組織時,發現蓮花湖水淹地可耕種部分承包價格標準不規範等問題。隨後,巡察組提出由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年度監測、科學設定價格標準、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等可行性建議。
海林市委、市政府根據巡察建議,督促市移民安置服務中心制定蓮花湖庫區水淹地和影響區土地管理使用辦法,進一步規範了土地承包程序、價格、期限及承包費收取、使用工作,促進村集體年均增收31.3萬元。
巡察發現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黑龍江各地巡察機構堅持將推動問題整改作爲提升對村巡察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壓實責任、立行立改、一體推進上下功夫,做實對村巡察“後半篇文章”。
全省各地建立健全“縣委領導、鄉鎮主責、村級落實、縣直部門配合”的整改責任體系,由縣級負責督促指導,鄉鎮黨委承擔整改主體責任,村級黨組織承擔整改直接責任,抓好整改落實、明確責任到人,實現鄉村一體整改,切實增強整改合力。
全省各地巡察機構緊盯對村巡察中發現的羣衆反映強烈、能及時整改的問題,突出立行立改,通過制發交辦函、約談提醒等方式,推動問題整改“立竿見影”;對於巡察中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機構),推動“巡紀聯動”、依規依紀依法處置。
與此同時,針對系統性、體制性、區域性問題,推動巡改治一體化,實現監督、整改、治理有機貫通。富裕縣委巡察組推動強化鄉鎮農經部門對村級重大支出過程的審覈把關,全縣90個行政村全部實行會計電算化,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和線上授權支付平臺,完成資產、資源交易4773筆。
整改要見效,離不開有力的監督。全省縣級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巡察辦加強對整改情況的督促檢查,充分發揮鄉鎮紀委作用,一體推動對村巡察整改落實,着力發現整改責任缺失、“新官不理舊賬”、整改效果羣衆不認可等現象,對整改不力、邊改邊犯、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嚴肅問責。
“發揮巡察利劍作用,關鍵是綜合用好巡察成果。”黑龍江省委巡視辦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對村巡察效果好不好,基層羣衆感受最直接,接下來還要抓實對村巡察整改成果運用,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讓對村巡察成果更多更長遠惠及羣衆。(通訊員 凌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