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增基金打差異化競爭,這幾家公募以AI賦能指增產品,收效如何?

財聯社2月14日訊(記者 李迪)近期,指數增強基金業績回暖,還有多隻跟蹤熱門寬基指數的指數增強產品即將開啓發行。

在被動投資競爭激烈的當下,指數增強基金已成爲基金公司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而言,相對於與頭部公募在ETF領域直接競爭,通過發行指數增強基金來差異化競爭,是勝率更高的策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還有公募進一步深耕差異化,推出了主打AI技術賦能的指數增強基金。

指數增強基金業績回暖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七成指數增強型基金的年內回報爲正。而在去年12月,僅有四成產品業績爲正,區間單位淨值增長率均值爲-4.8%。超額收益方面,截至2月13日,超五成指數增強基金年內跑贏業績比較基準。

以招商中證2000增強策略ETF爲例,截至2月13日,該基金今年以來漲幅已達9.19%,今年僅過去一個半月,該基金已跑贏基準約3個百分點。

爲何指數增強基金業績回暖?對此,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去年年底市場呈現出貝塔行情,阿爾法機會稀缺,且行情變化迅速,指增基金來不及調整策略,導致業績表現不佳。而今年以來,市場不再呈現極端行情,且指增基金也及時調整了策略。同時,股市交易量的穩定回升也提升了產品的交易效率。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指數增強基金的業績得以回暖。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股市強勢反彈,大量資金涌入熱門題材,部分指增基金也迎來申購資金大幅提升。然而,由於跟蹤指數時來不及買入,導致其超額收益出現負值。今年以來,這一情況有所緩解。

指數增強基金成差異化競爭重要抓手

指數增強基金業績回暖之際,還有多隻指數增強產品即將開啓發行。

本月,嘉實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宏利中證A500指數增強、融通中證A500指數增強、泓德中證A500指數增強、蘇新中證A500指數增強即將開啓發行。這些即將發行的指數基金多爲跟蹤熱門寬基指數的產品。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在被動投資競爭激烈的當下,指數增強基金已成爲基金公司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抓手。北京一資深公募人士對記者直言,“被動型產品的同質化程度高,而指數增強基金能在市場中進行差異化競爭,也有望爲投資者提供更多超額收益,是破解產品同質化怪圈的一個較好方式。”

尤其是對於中小基金公司而言,相對於與頭部公募在ETF領域直接競爭,通過發行指數增強基金來差異化競爭,是勝率更高的策略。

“打造成功的ETF產品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包括技術資源和渠道資源等,這對於中小型公募來說是難以承受的負擔。另外,ETF市場往往呈現出強者恆強的特徵,如果產品推出較晚,失去了先發優勢,就很難超越頭部產品。相比之下,指數增強基金可以通過自身的主動管理能力來提升競爭力,增強產品的吸引力,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空間。”上述人士如是說。

部分公募推出AI技術賦能的指增基金

在多家公募通過指數增強基金來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大背景下,還有公募進一步深耕差異化,推出了主打AI技術賦能的指數增強基金。

近日,嘉實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開啓認購,該基金爲首隻上證綜合增強策略ETF。根據招募說明書,該產品以人工智能選股模型爲核心增強策略,結合風險模型和組合優化流程實現指數增強效果。

去年年底,浙商滬深300指數增強(LOF)成立,該基金也採用AI賦能的量化增強策略,通過AI跟蹤市場,學習算法預測因子收益率,動態優化因子權重。

具體來看,浙商滬深300的增強策略,通過AI搭建的投資模型採用了正向擴充(增加好的成分股)和負向剔除(剔除差的成分股)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備選因子池,做第一步增強;隨後對優化的成分股用AI建立形象標籤,找到每個成分股優勢所在,並進行動態調整,適應多變的市場;同時將人類積累的創造超額收益的智慧轉化爲模型語言,使其數據化、標準化,爲投資模型進行二次增強。

與傳統的量化策略相比,AI選股在數據處理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泓德基金指出,第一,AI選股能夠更好地處理高頻數據。第二,AI選股更能挖掘金融市場的非線性特徵。金融市場非常複雜,更適合用AI或者是神經網絡的方式去挖掘這些特徵。總的來說,在挖掘阿爾法方面,AI模型更準確、高效,挖掘角度更多元。

具體來看,AI選股模型是如何爭取更高alpha的?

對此,泓德基金指出,有兩種途徑可以力爭獲得更高的超額,一個是獲取更多信息,並提取信噪比更高的信息。另一個是採用更先進的方式,不斷迭代AI模型、訓練神經網絡,得到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