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動管理爲錨、量化智慧爲帆,華商基金“指數增強家族”構建全譜系產品矩陣
在全球資管行業被動化浪潮與主動管理精細化轉型的雙重驅動下,指數增強基金正以“精準跟蹤+超額創造”的獨特優勢,成爲資管市場的新增長極之一。這類產品既繼承了指數基金低成本、高透明、風格穩定的特性,又通過量化模型的選股能力,在控制跟蹤誤差的前提下力爭追求超額收益,較好地平衡了被動配置的相對確定性與主動管理的彈性。
今年以來,指數增強基金迎來一波成立潮,截至二季度末,新成立的指增基金已達到83只,創下歷史紀錄。而從業績表現來看,今年以來相對業績比較基準取得正超額的指增產品不在少數,其中還有近10只產品超額收益率超過5%,相關基金規模也實現了顯著增長,反映出投資者對“指數工具+主動增強”模式較爲認可。
在這一快速發展的賽道中,華商基金憑藉多年來主動管理積澱與量化技術深耕,構建起覆蓋科創與寬基的指增產品矩陣,以全譜系佈局、硬核量化實力與長期業績背書,成爲指數增強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全譜系佈局:覆蓋核心賽道,適配多元投資需求
當被動投資成爲資管行業的新浪潮,指數增強基金正以“Beta+ Alpha”的雙重優勢重塑投資者的配置邏輯。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國內被動指數型基金總規模已達3.55萬億元,不過一年時間就增長了1.42萬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0%,彰顯出市場對指數工具的強勁需求。
而指數增強基金憑藉力爭“收益更高、波動更低”的特性,成爲連接被動配置與主動收益的良好橋樑。有數據顯示,滬深300、中證500等主流指數增強產品的年化超額收益率普遍在3%~8%區間,且波動率中位數低於對應ETF,爲投資者在波動市中提供了更優的風險收益比。
華商基金敏銳捕捉這一趨勢,依託19年主動管理積澱,構建起覆蓋寬基、科創賽道的“指數增強家族”,其中不乏行業首批獲批的基金,以全譜系產品矩陣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配置需求。
舉個例子,在科創領域,華商基金率先佈局了華商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增強與華商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增強。其中,上證科創板100指數匯聚半導體、醫藥、電力設備、機械製造、計算機和醫療等尖端前沿科技企業,高成長屬性顯著。
而在寬基領域,華商指數增強家族形成梯度覆蓋:華商中證A500指數增強聚焦中盤成長,華商中證500指數增強深耕中小盤價值,華商中證800指數增強則融合滬深300與中證500的風格優勢,覆蓋800只核心標的、總市值近70萬億元,兼具大盤藍籌的穩定性與中盤股的彈性。值得一提的是,華商基金是首批獲得中證A500指數增強型基金“準生證”的四家基金公司之一,華商中證A500指數增強基金也是4只獲批基金中最早發行的產品。
此外,已於8月4日正式發行的華商滬深300指數增強將進一步完善佈局,形成從科創到寬基、從小盤到大盤的全場景覆蓋,力求讓追求高彈性的成長型投資者和偏好穩健的配置型投資者,都能找到適配的工具。
量化硬實力:自主模型驅動,實力派基金經理聯手擔綱
指數增強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增強”二字背後的量化智慧,而這一點正是考驗基金管理人的關鍵。
華商基金量化投資部多年來以自主研發爲根基,構建起從因子挖掘到風險控制的全鏈條體系,發揮公司主動管理優勢,讓“主動量化+增強策略”有跡可循、有技可依。
團隊採用量化多因子選股框架,以超300個因子(涵蓋宏觀、基本面、價量、另類信息等)爲核心,通過“主觀邏輯+人工挖掘”主導因子挖掘,形成完善的挖掘、合成、回測、優化與風險控制體系。同時擁抱AI技術,構建“大模型機器人”,將機器學習應用於價量數據挖掘,實現多模型協同優化。
在行業配置方面,採取行業輪動策略:結合行業估值、景氣度、擁擠度等因素進行長期判斷,同時對市場拐點(大跌反彈、築頂大跌、橫盤突破)、交易因素(動量、反轉、強勢行業、弱勢行業、多空力量對比)等進行短期監控,結合長短期因素周頻調倉,跟蹤市場行情、把握市場節奏。
風格配置方面則採用風格輪動策略,包括成長價值輪動策略和大小盤輪動策略等。
另外,強大的策略體系,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支撐。華商指數增強家族由量化投資部多位實力派基金經理聯手,爲指增策略注入多重保障,讓量化智慧與主動判斷形成合力。
其中,量化投資總監、量化投資部總經理鄧默博士是一名行業老兵,擁有超14年證券從業經驗,其中有近10年證券投資經驗。他的投資框架是均衡配置型風格,以量化模型爲主線。在高景氣行業選擇優質資產,“以合理的價格”買到好賽道上的好公司,重點關注成長和盈利兩大類因子,通過因子變化篩選行業和股票,同時也要考慮估值。另外,選擇ROE向上的行業做重點配置,在其中選取估值合理的股票。
艾定飛博士也是這個團隊的一員,他擁有近11年證券從業經歷,曾任職於高盛集團,擅長將AI算法與量化模型結合,以深度學習優化組合構建。其管理的量化產品在波動市中展現出“控制回撤、捕捉超額”的鮮明特點。
另一名成員海洋博士深耕量化研究多年,專注行業比較與輪動,善於在均衡配置基礎上挖掘產業週期向上的賽道,其管理的產品兼具成長風格與風險控制的平衡。
主動管理底色:七年業績領跑,“量化智慧+主動管理”的投資哲學
所有量化技術的迭代與產品佈局的拓展,都植根於華商基金“以主動管理爲安身立命之本”的初心。這家成立於2005年的老牌公募在投資中始終堅持穩健發展思路,深耕基礎研究挖掘投資機會,已經形成了以主動管理能力爲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發展路線,主動權益及固收中長期投資業績持續位居行業前列。
來自國泰海通證券的數據顯示,華商基金主動權益類產品近7年 (2018.07.01~2025.06.30) 以147.27%的收益排名行業3/115,主動固收類產品更是以75.14%的收益排名行業1/103,以長期出色的業績表現持續領跑行業。
這一成績並非偶然:在權益領域,華商基金團隊以深入的產業研究挖掘成長股價值;在固收領域,通過宏觀研判與信用分析控制風險,形成“股債雙優”的主動管理能力。
這份實力也獲得了權威機構的認可。天相投顧2025年二季度評級中,華商基金斬獲基金管理人三年期綜合評級5A評級,並以最高綜合得分位列首位。同時在“主動股混”“主動債券”等細分領域均獲5A評級,成爲業內少數同時獲評雙5A的基金公司之一。
從產品佈局到技術研發,從業績領跑到理念堅守,華商基金指數增強家族既是被動投資浪潮中的創新實踐,更是主動管理能力在量化領域的延伸。對於投資者而言,在波動加劇、風格輪動的市場中,真正需要的是一把“既能攻,又能守”的利器,華商基金也用指數增強產品矩陣給出了答案:選擇這樣的產品,不僅是選擇一套指數增強工具,更是選擇一種“量化智慧+主動擔當”的投資哲學——在Beta的浪潮中,捕捉Alpha的浪花,于波動中尋找相對確定,於多元中錨定價值。
文/安安(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