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置梨山賓館前蔣公銅像是吃飽太閒? 參山處長:近日開說明會溝通

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曹忠猷今表示,蔣公銅像目前的位置並不理想,還受風吹雨打。本報資料照

觀光署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畫把梨山賓館前的蔣公銅像移置,引發地方反彈,認爲應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先做。市長盧秀燕也認爲,應該回歸民意,做有用的事情,不要天天搞意識形態,既然改路名已打住,此事「相信他們會聽到地方心聲」。不過。參山處長曹忠猷今表示,目前並不打算改變計劃,對於外界有誤解,近日會開說明會溝通。

曹忠猷說,要把蔣公銅像移置,是因爲梨山賓館前的圓環將重新建設、改造,以裝置藝術取代,希望有利於發展觀光。銅像移至賓館裡的文物陳列室和文物一起擺設,可以更增添文物的豐富性,更有利於民衆緬懷。

他說,賓館和圓環用地都是國家的,由退輔會移交給參山處管理,在還沒有中正路改名爭議前,就已規畫了要把圓環改爲裝置藝術區的計劃,並定七、八月時執行,跟中正路改名一事,實在是兩回事。

曹忠猷說,他們瞭解梨山民衆對蔣公開闢中橫十分感念,但以目前圓環的位置而言,蔣公銅像目前的位置並不理想,還受風吹雨打,加上賓館文物陳列室裡目前文物不多,移入之後,再加上導覽和說明文物,更有利於讓民衆緬懷。

他說,圓環改造計劃裡,除了銅像移置,其後的國旗也將往圓環區後方挪移,並以書法結合臺灣櫻花鉤吻鮭形成裝置藝術,可望成爲梨山新地標。對於地方仍有民衆不瞭解,近日會再開說明會說明,希望地方能諒解和期待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國民黨籍議員古秀英昨天質詢表示,是否遷移銅像沒有意見,但認爲應該先把大梨山地區的交通做好,這纔是最貼近民意的需求。

市長盧秀燕亦表示,中央說預算被砍光,連買衛生紙的錢都沒有,但這段時間又是改路名、又是搬銅像,她才忍不住說「吃飽太閒」,看來中央預算不但沒有不足,反而吃太多了,纔會想這些有的沒的。施政應該回歸地方民意,做有用的事情,符合民生利益,不要天天搞意識形態。既然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改路名」一事就此打住,銅像遷移應該也還有討論空間,建議議員再與參山處協調,相信他們會聽到地方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