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學生社區激發育人活力

“走,去餐飲區打邊爐”“健身房見”“師兄,有幾道題想請教你,方便到學業支持中心來一下嗎”……如今,在汕頭大學各類書院,足不出戶,非正式、非約定性的交流學習每天都在進行。

近年來,汕頭大學探索書院制賦能高質量人才培養改革,聚合學院專業教育、書院素質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形成“學院書院協同、課堂內外融合、學校社會一體、線上線下同頻”的育人生態圈。

突破空間,求索育人新模式

如今,學生宿舍逐漸突破物理空間界限,成爲實施“三全育人”的重要實踐陣地。

2008年,汕頭大學成立本科四年全程住宿學院——至誠書院,開啓從單純的專業培養向適應社會能力的全人教育轉變的育人模式探索。書院打破傳統學院班級界限,搭建黨團、學生會和興趣社團等社區活動平臺,通過實踐課程、交叉項目和精品活動,使學生以最接近真實社會生活的狀態收穫成長。

2021級生物技術專業學生邱楊在入住至誠書院的3年裡,通過幾十場師生懇談會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各類煩惱,在各類講座中明晰了職業發展方向,還在書院各類活動空間裡結交了不同專業的好友。

目前,汕頭大學已建有各類書院12所。書院環境優美、設施齊全,配有黨團活動室、閱覽室、舞蹈室等育人空間超過200個,充分滿足師生日常交流學習和書院開展通識教育、課程等需要。

多維協同,構建育人生態圈

書院和學院的高效高質量互動,是新型育人模式行穩致遠的關鍵要素。汕頭大學着眼於頂層設計,成立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出臺多項規章,從責任明晰、過程規範、考覈評價等方面形成育人合力。

格致書院協同法學院推動青年導師24小時入住書院,年均開展學生教育培養活動30餘場,覆蓋學生2000餘人次,師資力量精準下沉帶來學生在專業上的迅速成長。

在2021級法學專業學生李雅潔團隊爲“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備戰期間,書院導師谷俊峰與團隊同吃同住,隨時指導。“這段朝夕相處的備賽經歷,讓我們既收穫了專業成長,也深深體會到師者育人的溫暖。”李雅潔說。近年來,由谷俊峰指導的學生團隊在該賽事累計斬獲全國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最佳訴狀獎7項,培養出7位最佳辯手。

如今,在學校“學院+書院”雙院協同育人融通機制下,學院與書院通過育人目標同向發力、資源共享雙向開放、第二課題多維拓展、事務管理協同聯動,“一體兩翼”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校社聯動,打造育人共同體

“愛心救生竿,讓救援更便捷”。在汕頭市梅溪河兩岸,有300多處設置了救生竿。當出現位移或發生事故時,救生竿會自動發送提醒和定位,引導救援力量第一時間施救。

這款由學生設計研發的智能化救生竿,誕生在汕頭大學德馨書院協同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開設的服務性勞動課程上。學校通過打造“學院專業教育+書院素質教育+社會實踐教育”育人共同體,開設近500門必修服務性勞動課程,與社會共建各類實踐基地368個,實現學生服務社會與自我成長雙向促進。

第二課堂裡,學生們全方位成長。思源書院協同文學院組建學生團隊行走1萬多公里,走訪粵東近20個鄉鎮,撰寫紅色女英烈原創故事稿近5萬字,以故事分享的方式傳播到中小學、社區,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

2022年,汕頭大學入選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自主試點單位。“書院制改革是汕頭大學人才培養改革的重要舉措。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學生社區改革,強化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合,爲社會輸送更多德才兼備的高質量人才。”汕頭大學黨委副書記周鎮鬆表示。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11日 第04版

作者:通訊員 吳鍈凡 金潔純 本報記者 高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