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提解方回應 醫改會:宛如平行時空

醫院急診壅塞前所未見,衛福部緊急召開會議,但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政府緊急召開相關會議後,沒想到,卻仍端出宛如平行時空的迴應,讓人有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感受。圖/取自醫改會臉書

醫院急診壅塞前所未見,面對第一線醫事人員的警示,衛福部緊急召開會議。醫療改革基金會表示,政府緊急召開相關會議,沒想到,卻仍端出宛如平行時空的迴應,讓人有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感受。

醫改會指出,急診醫學會發表聲明,強調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但針對急診壅塞燒不停,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卻表示,請衛福部協助參考推行已緩解的醫院經驗與處置方法;衛福部長邱泰源則要求,醫院靈活調整急診及門診住院比率,2月13日至3月15日特殊病房可彈性調整爲一般病房,健保方面也會研擬護理人員相關獎勵措施與急重症給付的調整。

另外,衛福部林靜儀次長說,各醫院應落實評鑑時所提急救程序、尚未啓動內部調節機制的院所則請衛生局協助,加強醫院區域聯防機制;有七成的病人不屬於急重症,呼籲民衆不要衝急診,而醫事司劉越萍司長說,2月10日待牀超過100牀的五家醫中,現在只剩一間,傳染病疫情預計到三月初就會緩解;護理司蔡淑鳳司長說,近3個月有急診的大醫院增加1萬多名護理人力。

醫改會指出,但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反映實況卻是,各院住院急診佔比不同,難明確分配比率,況且不做也不會有罰則;急重症病人無法被鄰近縣市的十多家大醫院收治,最後急救不及身亡;要求產兒科病房收治咳血病人,增加危險跨科支援與病安風險。

此外,急診輕症病人來的快去得也快,現在是住院病牀上不去的壅塞,更有病人滯留急診長達13天;接了20至30牀的病人,不記得有誰只能顧得好生命徵象,連需要加護病房(ICU)的病人也滯留在急診無法密集監控;強樹不能擁抱長風,即便抱持再大的熱忱,面對不斷加惡的勞動條件與人力缺口,只會加深資深或留任人員也想離開的念頭,形成惡性循環。

醫改會呼籲,臺灣急重症量能不潰堤,衛福部必須有更積極的作爲,而非將調控病牀變成是各院的責任,同時也要遏止調控病牀的亂象與不當轉診。針對急診壅塞困境,醫改會與多位專家早在10年前便呼籲要加緊正視,但政府長年漠視,發展至今已提升到急重症程度,請政府拿出魄力和專業的「規畫」來解決問題,從基層困境看到更大的結構性問題,勿用以拖待變的作法,來回應急診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