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戰爭牽動油價 央行:屬短期現象、對物價影響有限

中央銀行。(資料照)

中央銀行24日將赴經濟委員會報告「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如何協助我國產業面對臺幣匯率及國際能源價格遽變」,面對以伊戰事一日數變,央行認爲,近期以伊衝突導致國際油價飆漲,惟美國關稅政策增添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預期本年平均原油價格仍低於去年之每桶80.5美元,國際油價上漲可能屬短期現象,對國內物價影響尚屬有限。

會否造成物價壓力,央行報告指出,下半年服務類價格漲幅可望維持緩降走勢,加以預期本年原油價格較上年爲低,通膨壓力將續趨緩。本年6月本行下修本年臺灣CPI及核心CPI年增率預測值分別爲1.81%、1.69%,低於上年之2.18%、1.88%;國內外主要機構對臺灣本年CPI年增率預測值平均爲1.89%。

對於近日新臺幣升勢,報告指出,近期新臺幣匯率升幅較大,主要系臺灣經濟基本面較佳;惟其波動幅度多低於其他主要貨幣,不過臺灣出口深受國外需求影響,且近年競爭力提升,減緩新臺幣匯率波動對產品競爭力之影響。

報告指出,近年國內科技大廠持續投入高階製程,具出口競爭優勢,加以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殷切,臺灣高科技產品出口表現亮麗,推升整體出口動能。2019年至2022年初,新臺幣對美元匯率亦曾大幅升值,惟2020年至2022年這3年我國出口成長率平均值約13.9%,經濟成長率平均值約4.3%,優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報告也說,新臺幣匯率有升有貶,就一段期間而言,匯率升貶對企業在不同期間造成之外幣兌換損益,應可部分互抵,2015 年至2021 年一般產業上市櫃公司雖有外幣兌換損失新臺幣1,167 億元,惟2022 年至2024 年有外幣兌換利益新臺幣4,749 億元,互抵後,近10 年(2015 年至2024 年)合計利益達新臺幣3,582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