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費近千萬!沈玉琳罹患血癌,反覆感染與發燒...6大白血病常見症狀不可輕忽
圖面來源:FB_沈玉琳的御琳軍
近日藝人沈玉琳證實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血癌因其突發性與嚴重性,常常在無預警下重創患者生命,本文將深入介紹血癌的常見症狀、治療方式及預後情況,並以沈玉琳案例爲例,帶您瞭解病情背後的醫學與人文層面。
圖面來源:FB_沈玉琳的御琳軍
一、血癌的常見症狀
血癌是一種造血系統惡性疾病,常見症狀多因白血病細胞異常增生、抑制正常血細胞功能而造成,具體包括:
1-淋巴結腫大、腹脹及呼吸困難:異常血細胞浸潤淋巴結、肝臟或脾臟所致。
2-不明原因的疲倦與虛弱:因紅血球不足造成缺氧,患者感到持續性疲憊且休息難以改善。
3-反覆感染與發燒:白血球功能減弱,抵抗力下降,易反覆感染並出現持續發燒。
4-皮膚瘀青與出血現象:血小板減少導致凝血功能異常,患者容易不明原因瘀青、牙齦出血,甚至月經量異常增多。
5-體重減輕與夜間盜汗:癌細胞消耗大量能量,導致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下降,夜間盜汗明顯。
6-骨骼與關節疼痛:白血病細胞侵犯骨髓,產生疼痛感。
二、血癌的治療方式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主要分爲兩大階段:
誘導化療(Induction Chemotherapy) 目標消滅大量白血病細胞,達成完全緩解(病竈不見、症狀消失)。此階段藥物強度高,副作用多,須密切醫療監護。
鞏固治療(Consolidation Therapy) 緊接緩解後進行,進一步清除體內殘餘白血病細胞,防止復發。包括化療及骨髓/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能重建健康造血系統,是高風險患者的重要治療。
除此之外,現代治療也包括標靶治療(針對特定癌細胞基因變異)、免疫療法及放射治療等輔助手段,以優化療效。
三、血癌的預後分析
血癌的存活率與多重因素相關,包含癌症類型、患者年齡、身體狀況及治療反應等。整體而言:
AML的五年存活率約在30%至50%之間,急性且侵襲性高,治療難度較大。
若能早期檢出、積極治療並完成骨髓移植,存活率會大幅提升。
慢性白血病等血癌類型存活率較高,部分高達80%至90%。
預後也與基因及分子檢測結果密切相關,臨牀團隊會根據這些風險分層調整療程。
四、社會關注與健康提醒
沈玉琳在社羣媒體公開病況,展現坦然與積極抗病態度,家人及演藝圈朋友給予鼎力支持。此病例喚起社會對血癌及血液疾病的重視,提醒大衆:
輕忽疲倦、反覆發燒、不明瘀青等症狀可能是血癌警訊。
定期健康檢查及血液檢驗重要,特別是高風險族羣(長期接觸化學物質、放射線者,家族病史等)。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關鍵,能大幅提高存活率及生活品質。
關於血癌的醫療費用:
血癌的治療費用因治療方式、療程長短和個案病情而異,總體花費範圍相當大。包含化療、骨髓移植、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多種方式。
化學治療費用大約每年50萬至220萬元不等,需依藥物種類及療程持續時間計算。
骨髓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費用約需20萬元以上,但部分病例中自費負擔仍較重。
標靶藥物費用相當昂貴,未納保險前,一年約60萬至360萬元,但近年部分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月費能節省約20萬至25萬元。高端免疫療法如CAR-T細胞治療,原價高達千萬元,健保給付後約819萬元,仍爲重大支出。
其他附帶花費如病房、看護費用等,一年可能需要多達數十萬元,整體治療一年的醫療費用通常可達百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