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員額爭議 教育部喊「外界搞混」:招生總量未變
▲教育部重申,醫學系招生總量未變。(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教育部覈定清華等3校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轉一般生,遭醫界批評逾越總量管制原則。教育部今(28日)重申,上述3校覈配105個名額,納入總量計算,教育部核配醫學系招生名額始終嚴守1300人的招生總量,外界將國防醫學院或境外醫學生人數混爲一談,實屬錯誤理解,因國防醫學院招生名額並不納入招生總量。
11大基層醫師團體昨日發表聲明,批評教育部未經與各方協商,在今年6月同意當初以公費生名額設系的清華、中興、中山等3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爲自費一般生,且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爲35名,逾越原有1300名的總量管制原則,甚至總量達到1600名,恐對整體醫療服務體系與醫學教育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此問題也引發衛福部與教育部的隔空交火。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上午受訪時強調,長久以來立場均爲「堅守醫學生1300名額上限」,將會再與教育部瞭解、溝通。
對此,教育部稍早迴應,清大等3校配合衛福部公費計劃申設學士後醫學系,且衛福部同意核予公費生招生名額,但因衛福部公費計劃從114年起不續辦,教育部在今年2至4月多次函詢衛福部後,同意不超過招生名額總量1300名前提下,從115學年度起核配3校學士後醫學系自費生名額各35名(原爲各23名公費生),合計105名,並納入1300名總量內計算。
教育部強調,核配醫學系招生名額始終嚴守1300人總量,並未另闢,也未突破總量管制,「外界若將國防醫學院或境外醫學生人數混爲一談,實屬錯誤理解,因爲國防醫學院是根據軍事教育條例設立,有其軍事教育與國防政策的考量及任務,其招生名額一向都不是教育部覈定,也不納入教育部招生總量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