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血癌非一夕冒出 日常6事可保命

▲沈玉琳罹患血癌後首度露面。(圖/翻攝自Facebook/沈玉琳的御琳軍)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資深藝人沈玉琳罹患血癌,令人不禁重新審視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醫師劉博仁提醒,血癌並非突然發生,它的根源往往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從飲食、睡眠到壓力管理,我們能透過調整生活方式來降低風險,守護免疫系統的防線。

血癌的成因並非一蹴而就。劉博仁解釋,白血球原本是身體的防衛兵,但當基因出錯,白血球開始不受控地增生,擠壓紅血球與血小板,導致感染、瘀青、疲倦等症狀。這些異常的背後,往往是生活中不易察覺的隱患,例如高糖高脂飲食、睡眠不足或長期壓力。

▲沈玉琳最掛心妻小,如今正在努力治療中。(圖/翻攝自Facebook/沈玉琳的御琳軍)

除了飲食與作息,毒素暴露也是血癌的隱形威脅。劉博仁指出,油漆、溶劑、汽油蒸氣等含苯物質,已被證實與白血病相關;農藥與重金屬殘留也會損害造血功能。吸菸更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已知危險因子,抽菸時間越長、量越大,風險也更高。

面對血癌的威脅,劉博仁建議從六方面着手:多攝取蔬果與全谷,少吃高糖高油食物;養成固定睡眠時間,每晚睡足七小時;透過運動或冥想舒緩壓力;減少苯與塑膠容器的使用;避免吸菸及二手菸暴露。雖然部分因果關係仍在研究,但這些生活調整已被證實對免疫健康與癌症預防有益。沈玉琳的案例提醒我們,健康是生活的累積,改變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