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解讀!“航母級”創投引導基金將啓,如何重構新範式?
2025年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透露,將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將聚焦硬科技、堅持長週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該基金存續期將達20年,基金投向將包括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對於將組建“航母級”國家創投引導基金釋放的重要信號,業界、學界怎麼看?就此,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及一線國資產投、創投機構廣州產投、聯想創投等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受訪專家及受訪機構均表示,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是我國創投行業及前沿科創領域發展的重要事件,基金設立帶來的積極信號和體制機制創新帶頭示範作用,將讓創投行業迎來新的“春天”。
“設立這樣的引導基金可以被視爲一種強有力的政策工具,旨在通過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早期和長期投資,從而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田利輝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表示,近期一系列關於創業投資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發展創業投資和支持股權市場,以及即將成立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體現了國家對於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
田利輝認爲,政府工作報告與《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導意見》將創投定位爲“新質生產力培育核心工具”,疊加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設立,形成“政策指引+資本工具+產業落地”三位一體支持體系,標誌國家對科創的投入從“補短板”轉向“築長板”。
具體來看,相關報道提到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預計帶動的地方和社會資本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這對於創投行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資金池。田利輝表示,作爲“種子資金”,國家引導基金通過分層出資和收益讓渡,預計可撬動社會資本槓桿比例達5-10倍,顯著擴大早期項目資金池。這將爲初創期和成長期的科技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有效緩解這些企業在發展初期面臨的融資難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一舉措有助於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激發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田利輝認爲,將有大比例的增量資金投向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等“卡脖子”領域,填補商業化前期的“死亡谷”資金缺口。需持續燒錢但短期難盈利的項目將獲得喘息空間。隨着更多資金流入到創新領域,預計會有更多的高潛力企業獲得資助,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進步。
同時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存續期長達20年,打破傳統創投基金“7+3”週期限制,表明國家意圖通過超長期資本供給,破解硬科技研發週期與資本回報週期錯配的核心矛盾。
田利輝表示,長達20年的存續期主要是爲了適應科技創新項目的長週期特性。這種基金設計將能夠鼓勵投資者耐心陪伴企業成長,給予科研團隊足夠的時間去攻克技術難關,實現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跨越。此外,這也爲那些致力於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資源保障,有利於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
“所以,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不僅是資本量的擴張,更是對科技創新範式的重構。”田利輝說,其“超長期限+精準投向+生態賦能”特性,將推動中國創投市場從“賺快錢”轉向“賺難錢”,從“商業創新”邁向“原始創新”。這一過程中,具備技術洞見力的投資機構和堅持長期主義的科創企業將成爲最大贏家。
2023年2月,廣州產投集團設立了兩大千億規模母基金,其中廣州創新投資母基金定位發揮“以投促創”作用,聯合大院大所、頭部早期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創新”。作爲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國資產投機構,廣州產投資本也特別關注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設立對國資產投體制機制創新的帶動作用。
“當前,一般股權投資基金存續期是5-7年,較長的有8-9年,但一個科技型企業從培育孵化到發展壯大,再到項目退出,多需要10年以上。”廣州產投資本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表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存續期長達20年,主要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意味着鼓勵中央企業、國有資本要做好耐心資本。延長創投基金存續期,更符合當前創投行業投資需求和產業發展規律,是對央企、國企支持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的極大地“鬆綁”。
“從承受風險角度來看,發展耐心資本,意味着完善容錯機制。所以延長存續期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健全監管機制。”廣州產投資本表示,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明確提出“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健全差異化監管一直是一級市場的呼聲,相信未來的頂層設計和配套機制將更加清晰。
廣州產投資本表示,這些問題解決了,才能夠有效指導和解決當下國資創業投資“不敢投”“不願投”等問題,才能真正尊重基金市場運作客觀規律,用市場化力量來規範推動央企、國企創業投資基金健康運行發展。
聯想創投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亦表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存續期長達20年,這種設置旨在解決科創企業發展初期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尤其是爲那些需要長期投入和耐心資本的領域,長期資金的支持能夠爲科創企業提供穩定的成長環境,降低融資成本,減少短期資金壓力,從而更好地專注於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
此外,長期資金還能幫助企業應對市場波動和技術迭代的不確定性,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比如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需要長期的研發投入,從基礎算法到應用場景的開發,再到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都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
“今年春節以來特別是全國兩會期間,創投行業是‘喜事’不斷。”廣州產投資本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表示,3月5日,創投再一次被“力挺”,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3月5日下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了擴大AIC試點的新政,傍晚國務院辦公廳的指導意見又再次強調了優化私募股權基金的“募投管退”。3月6日的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正式官宣,創投行業帶來難得的活水。“可以說,創投行業的戰略作用得到了國家層面前所未有的重視,振奮人心、令人期待。”
“‘航母級’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設立,將爲行業注入長期穩定的資金,優化‘募投管退’體系,完善產業生態。這些關鍵增量將推動創投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助力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爲從業者帶來新的機遇。”聯想創投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同樣表示,近期一系列支持政策爲創投行業帶來了重大利好。
在廣州產投資本看來,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是時隔四年多首設的國家級母基金,其未來落地有幾大意義:“首先是提振行業信心,這也是最重要的意義。”國家級母基金的設立相關動態,將起到示範作用,同時提振行業信心。
二是爲科技創新注入長期資本活水。國家級母基金承擔着“撬動社會資本、引領國家產業發展”的重要使命,往往具有較大的規模,且返投要求較少,相較於地方級政府引導基金撬動性、引導性更強,將有力解決科創企業發展初期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有了政府資金引導更大規模社會資本形成的長期資本源頭活水,創業投資作爲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重要資本力量,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同時,國家級母基金也能起到對全行業體制機制創新的推動作用。“這次國家發改委牽頭設立的國家創投引導基金存續週期長,規模大,相信後續將在基金考覈,容錯免責機制、績效評價等方面探索創新體制機制,有效解決當前行業特別是國有創投機構面臨的監管難題。”廣州產投資本表示。
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延長基金存續期等等。這對地方國資、發改等部門將起到示範作用,相信地方政府部門也會快速跟上,在地方國企創投基金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探索創新。
聯想創投也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期待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在落地過程中,能夠支持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基金提到將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期待這種資金撬動效應能夠吸引更多長期資本進入創投領域,豐富資金來源,同時推動多元化投資策略的形成。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徐勁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