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創投“航母級”基金呼之欲出:承接新興產業引導使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北京報道
創投行業再迎來重磅利好。
3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全國兩會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透露,國家正在推動設立“航母級”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據介紹,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主要引導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從規模來看,基金將吸引帶動地方、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從時間期限來看,基金存續期達到20年,較一般的股權投資基金更長。
在具體投向上,基金投資將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儲能等前沿領域,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適當兼顧早中期中小微企業,支撐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生物製造、具身智能、6G等,也均在投資領域之內。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設立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將有力解決科創企業發展初期普遍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更好發揮創業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消息一出來大家都沸騰了,國家級引導基金的資金體量和影響力都是空前的,這是一筆實實在在的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將爲創投行業帶來源頭活水。”一家創投機構的合夥人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說。
國家級引導基金持續充當耐心資本
其實,發起設立國家級引導基金支持創投行業此前早有先例。據瞭解,目前市場中,聲量最大的三隻國家級引導基金分別爲,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
這三隻國家級引導基金均設立於2015年前後,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裡,不斷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地方和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在2024年6月發佈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創投十七條”)中曾提到,“發揮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作用。充分發揮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進一步做優做強,提高市場化運作效率,通過‘母基金+參股+直投’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當時,即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段話意味着這三隻國家級基金的歷史業績得到了認可,那麼大概率這三隻基金都會成立相應的二期基金。由此,市場上將得到一筆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持,也符合後續支持性制度的落地要求。
據瞭解,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由工信部、財政部牽頭,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牽頭,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由科技部、財政部牽頭。此次國家發展改革委層面透露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或可以看作是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延續。
此前,2015年1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總規模400億元的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助力創業創新和產業升級,主要投向新興產業早中期、初創期創新型企業。後續在2016年,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正式設立,由中金啓元、國投創合、盈富泰克三家機構進行管理。
“當時的這隻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差不多已經投完了,有必要設立新一期的國家級政府引導基金,繼續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而且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領域,國家級政府引導基金一直是非常稀缺的。”一位創投行業資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從基金期限來看,此次的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是毫無疑問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在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國辦1號文”)指出,“合理確定政府投資基金存續期,發揮基金作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作用”。
據瞭解,過去,政府引導基金的投資期限大多在10年左右。近兩年,基於對耐心資本的鼓勵和“退出難”的實際情況,許多新成立的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期限已經逐漸延長到12年到15年。此次提出20年存續期,展現出國家級政府引導基金成爲耐心資本的責任擔當。
降低地方基金“內耗”,有效緩解行業募資難
近年來,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已經成爲創投市場的出資主力軍。而在外部壓力增大、國內監管環境趨嚴和地方財政承壓背景下,國內政府引導基金設立節奏也在持續放緩。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新設立的產業類和創投類政府引導基金共計113只,同比下降32.3%;認繳規模6510.23億元,剔除3440億國家級集成電路基金三期極大規模基金影響,已認繳規模爲3070.5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7.4%。
由此,創投行業面臨着嚴峻的募資難情況。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統計,2024年全年私募股權及創業投資基金新設數量合計4143只,較2023年同期下降44.1%;新備案基金募資總額爲4121.42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近四成。
當創投市場對資金孜孜以求,國家級引導基金此時的出手更顯出重要性。同時,相比地方引導基金,國家級引導基金也展現出獨特優越性。
LP投顧創始人國立波認爲,國辦1號文提到,“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資爲目的設立政府投資基金”。相比地方設立的引導基金,國家級創投引導基金能夠在更高層面發揮對市場的引導作用,它沒有返投的要求,對於統一大市場建設、創投高質量發展,都會起到很積極的作用。
珩昱投資合夥人曹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相對於前一階段各個地方政府各自爲政,地方招商基金互相挖角項目而形成內耗,對於國家整體而言是存在資源浪費的。而由國家在整體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和安排,統籌全局進行一體化創投引導基金佈局,既可以站在更高的維度總攬全局,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也有可以更好地利用政策工具,引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從今年以來的情況來看,在基金投資領域,未來中央政府可能會更爲主動地進行整體調控,會有更多中央級別的政府基金出臺,同時降低地方層級政府基金的內耗操作。”曹龍說。
他還指出,此次的政策舉措給市場帶來巨大的信心。期待國家級基金在實際運作中高效配置、精準投放、有的放矢,真正地激活市場,引導各類型市場主體重塑活力,抓住中國創投行業在智能化時代有望確立全球領先地位的寶貴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