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以投資預製菜等項目爲名騙取多人錢款

近年來,隨着鎖鮮技術、冷鏈技術的發展,能讓消費者從廚房裡“解放”出來的預製菜迅猛發展,除了主打外賣的小吃快餐店以外,一些頭部連鎖餐飲企業,甚至部分高端餐飲、酒店宴席也開始頻繁使用預製菜。於是,有人便盯上了這最新的行業“風口”,打着“投資”預製菜行業的名義攬財,暗地裡卻將這些錢揮霍一空……

2024年3月底,洪某在打網約車時結識了司機郭師傅,因後續多次通過平臺叫到郭師傅的車,洪某覺得兩人很有緣,便留下聯繫方式表示以後如果用車都找郭師傅。兩人漸漸熟稔起來後,洪某就介紹起了自己的“生意經”,他聲稱現在正在做一個預製菜的項目,只要投入12000元,就可以每天收益500多元。收益如此之高,郭師傅內心有過懷疑,但洪某表示進價低所以利潤就高,還給郭師傅看過一些樣品,想着“預製菜”風頭正盛,應該沒有問題,心動的郭師傅選擇加入。

投入12000元后,郭師傅每天都收到了洪某承諾的收益,等第三筆收益到賬後,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郭師傅決定把洪某這位“貴人”介紹給自己的兄弟,讓自家弟弟也加入投資一起賺錢。郭師傅的弟弟投入20000元后,連續三天都獲得了收益,但此後再也無法聯繫到洪某,詢問哥哥郭師傅之後得知,郭師傅近來也沒再獲得收益。兄弟倆找到洪某的家人,得知其已很久沒有回家後,意識到被騙選擇報警。

經調查,洪某早先確實從事過預製菜生意,但發現很難盈利後早已放棄,他根本無法實現對外許諾的收益。除郭家兄弟外,還有兩人被洪某以投資預製菜項目爲名騙走投資款。同時,“投資預製菜”也不是洪某攬財的唯一方式,他巧立名目,還以承租攤位、收購廢鋼管、介紹工程等爲名騙走多人定金、保證金,可謂花樣百出。事實上,這些錢都被洪某用於償還個人債務或日常消費,將錢揮霍一空的洪某如今也不具備償還能力。

經審查,洪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多人錢款共計10萬餘元,數額巨大,2024年12月,松江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洪某提起公訴。2024年12月12日,法院依法判決洪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未退出的違法所得,繼續予以追繳。(文中人物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