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魔幻認識臺灣文學 文化世博展與大阪建築對話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10日在日本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登場,日本民衆帶着文化世博吉祥物a-We娃娃前來逛展,並分享自己是在文化世博VS.空間購入a-We娃娃。圖/中央社

迎日本盂蘭盆節,文化部主辦文化世博邁入第10天,今天推出「魔幻臺灣」展,以神怪讓人走進臺灣文學世界,展場設計呼應大阪公會堂神話壁畫,搭配拍照體驗,能與臺灣文學同框。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今天展開,並在下午同步推出講座。展覽文學顧問朱宥勳表示,臺灣文學橫跨數百年,神仙鬼怪元素可以串聯起大量族羣交會展生的複雜脈絡外,也是當代作家愛用元素,因此展覽同步蒐羅當代創作,相信在日本盂蘭盆節時談談臺灣鬼怪,會是有意思的文化交流。

展出地點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此古蹟爲1918年以西洋風格建成建築,展間天花板繪製日本神話,臺灣文學展以3座戲臺造型的雙面裝置呈現「原住民文化」、「日本文化的影響」、「臺灣民俗再發掘」等6主題,也特別在戲臺裝置上設置3面畫作,畫作源自插畫家角斯角斯的「怪生島」,巧妙呼應空間壁畫。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館長陳瑩芳表示,展中作品體現魔幻與寫實,展場入口也特別以印刷呈現臺灣府城隍廟「爾來了」匾額,除作爲入口意象,城隍爺也能護佑衆人,爲所有人祈福。

展覽中可見臺灣文學與日本的關係,像是作家佐藤春夫在日治時期以臺南安平爲背景的女鬼故事「女誡扇綺譚」,還有日本作家西川滿描寫遇到鄭成功的「赤崁記」等,現場搭配展出「女誡扇綺譚」中字句「汝哪毋較早來咧」的扇子,幽默與觀衆互動。

臺灣民衆熟悉的如司馬中原等作家的作品,也於其中展出,同步搭配數位翻書、掃描QR code瞭解臺南走讀路線等體驗,還有特別設計文學濾鏡拍照體驗,民衆可先選作家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陳思宏「鬼地方」等作品,螢幕會跳出對應濾鏡,像吳明益作品搭配漫畫家阮光民改編漫畫圖像,可掃描獲得照片。

陳瑩芳說,當代文學作品讓人能看見熟悉時空所沒想到的異世界,從當代作品展區的拍照互動設計,觀衆可以體會文學中的異世界,也會看見自己,映照自身內心是否也被文學有所感動。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即日起於日本大阪市中央公會堂展出至20日;「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即日起至20日,在線上、日本大阪空間VS.(at GRAND GREEN OSAKA)、大阪市中央公會堂、中之島展開。

文化部主辦「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10日展開,以神怪讓人走進臺灣文學世界,展出「女誡扇綺譚」故事中字句的扇子。圖/中央社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的「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10日在日本大阪市中央公會堂展開,入口意象以印刷呈現臺灣府城隍廟「爾來了」匾額,向觀衆打招呼。圖/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