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魔幻文學」大阪展出!日本民衆驚豔:希望也在夢洲出現

▲文化部主辦「We TAIWAN」臺灣文化世博,其中「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大阪報導

文化部「We TAIWAN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接連推出活動,將臺灣文化輸出國際!今(10)日「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開展,將具有魔幻魅力的文學內容,結合展廳獨特的古蹟空間,呈現靈性又詩意的氛圍,有日本民衆參觀後驚豔讚歎,還說「希望也能在夢洲展出,不只是在這裡!」

▲展覽設計以「戲臺」爲概念,打造魔幻劇場形式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古蹟中打造魔幻空間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策劃,即日起至8月20日在大阪市中之島「中央公會堂」的特別室展出。由於正逢日本的盂蘭盆節期間,特別選擇「魔幻臺灣」爲主題引起共鳴,除了展出文學作品,還有繪畫、雕塑、數位多媒體、音樂。

「特別室」建築有挑高的空間、炫麗彩繪、大片窗景,還有天花板及牆面上,有日本彌生時代傳說彩繪。因此「魔幻臺灣」文學展配合百年古蹟,將具有魔幻魅力的文學內容,以「劇場」的方式呈現。

▲配合獨特的古蹟建築,融入臺灣魔幻文學、繪畫、雕塑、多媒體、音樂等藝術。(圖/記者林育綾攝)

臺文館的館長陳瑩芳親自導覽分享,展廳內搭了3組「戲臺」,每座戲臺的正面和背面都有展覽內容,總共6個主題。而在每座戲臺的中央,都設計能「穿透」的區塊,讓觀衆在參觀時,可以隱約跟對面的人互相對望,十分有趣。尤其靠近傍晚時分,整個室內空間受到光線變化影響,更有魔幻感。

▼觀衆在參觀時,可以隱約跟對面的人互相對望。(圖/文化部)

▼靠近傍晚時分,整個空間更有魔幻感。(圖/文化部)

戲臺上融合了插畫家角斯角斯的畫作《怪生島》,還有土偶藝術家陳瑋軒,創作充滿怪誕色彩的精靈土偶;還有《鬼地方》、《夜官巡場》書籍封面圖像元素,巧妙融合,讓來參觀的日本人都紛紛讚歎。

▼戲臺上融合了插畫家角斯角斯的畫作《怪生島》。(圖/記者林育綾攝)

▼土偶藝術家陳瑋軒,創作充滿怪誕色彩的精靈土偶。(圖/文化部)

●3座戲臺呈現「6大魔幻文學主題」

陳瑩芳介紹,6個主題從「原住民文學」談起,有達悟族的作家夏曼藍波安,創作《八代灣的神記》。

此外談到臺灣文學發展的長河,日治時代也佔重要一席之地,因此規劃「日本文化的影響」主題,能透過日本作家的眼睛看臺灣,像是西川滿、佐藤春夫,其中佐藤創作小說《女誡扇綺譚》,以臺南安平爲背景,描述他與朋友在廢棄大宅,追查女鬼真相的偵探故事。

▲原住民文學主題。(圖/記者林育綾攝)

▲日本作家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以臺南安平爲背景創作鬼故事。(圖/記者林育綾攝)

第3個主題「臺灣民俗再發掘」,能看到「IP故事轉化」的始祖,是臺灣作家許丙丁的《小封神》,他以臺南廟宇爲舞臺來創作臺語神怪小說和漫畫,描述臺南諸神大亂鬥,還有三太子騎腳踏車(風火輪)的畫面。

▼「臺灣民俗再發掘」,能看到「IP故事轉化」的始祖。(圖/記者林育綾攝)

▼許丙丁的《小封神》,有三太子騎腳踏車(風火輪)的畫面。(圖/記者林育綾攝)

「當代通俗文學」主題,有許多發生在臺灣校園、軍隊裡的鬼故事。「詩歌裡的魔幻」主題,不少代替亡者、生者說故事的作品,像是作家呂美親,以二二八受難者的角度來撰寫。

▼「當代通俗文學」主題,有許多發生在臺灣校園、軍隊裡的鬼故事。(圖/記者林育綾攝)

▼「詩歌裡的魔幻」主題,不少作品代替亡者說故事。(圖/記者林育綾攝)

最後一個主題「小說的魔幻與寫實」,有日本民衆較熟悉的作品,像是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這部甚至有節錄被選爲日本高中教材。還能看到陳思宏的《鬼地方》等作品,並有數位多媒體相機,讓觀衆拍「魔幻感的大頭貼」,拍完後掃QR Code就能下載收藏。

▼「小說的魔幻與寫實」主題,能看到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還能與阮光民畫的漫畫版合拍「魔幻大頭照」。(圖/文化部)

陳瑩芳說,臺灣的魔幻寫實小說,常用臺灣人熟悉的時空來呈現異世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在已拆除的「中華商場」爲背景,這裡也是許多老臺北人的記憶。讀者透過閱讀異世界,也能一邊審視自己的內心。

▲數位多媒體相機,讓觀衆拍出結合寫實與魔幻感的大頭貼。(圖/文化部)

●日本觀衆驚豔:應該也在夢洲展出

一位日本民衆片山先生分享,他很喜歡看臺灣的電影,在參加夢洲的世博後,得知「We TAIWAN」系列活動的資訊,看到「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感覺很有趣,因此特地在一開展就前來,也感到驚豔「比想像中更漂亮」。

還有兩名日本女性觀衆也讚歎,沒想到會這麼美,走進來覺得空間很棒,「好希望不只是在這裡,也應該到夢洲展出!」她們已經去過VS.空間參觀「臺灣光譜」展覽,雖然從來沒去過臺灣,也是第一次接觸,但非常喜歡。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吸引許多日本觀衆。(圖/文化部)

●臺灣作家講座,場場預約爆滿

「魔幻臺灣」文學展期間,特別規劃3場專題講座,場場都被預約爆滿,可見日本民衆對臺灣的好奇,還有對魔幻題材的喜愛。首場由臺灣作家張嘉祥、朱宥勳對談「聽見鬼神的語氣—從歌詞到故事的文學聲音」,吸引百位觀衆參與。

▼臺灣作家張嘉祥、朱宥勳對談,吸引上百位民衆參與。(圖/記者林育綾攝)

接續在8月16、17日下午,各有一場講座,由小說家邱常婷主講「在神與獸之間:臺灣奇幻文學與兒童小說中的魔魅想像」、甘耀明主講「映照殘酷的純真之眼—書寫臺灣魔幻現實」。

▲「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在大阪市中央公會堂展出。(圖/記者林育綾攝)

●「We TAIWAN」持續至8月20日

「We TAIWAN」活動持續至8月20日,除了核心展覽「臺灣光譜」持續在VS.空間展出,中央公會堂有「魔幻臺灣—臺灣文學展」,接着有「臺灣電影的璀璨今昔」、「遺留未來VR360播映」、「放開你的頭腦」、「移動故事屋」等活動陸續展開。更多活動詳細資訊請見「We TAIWAN」官網,並追蹤X、Instagram關注最新動態。

有關「We TAIWAN 臺灣文化 in 大阪.關西世博」更多資訊,可至「We TAIWAN」官網,或追蹤X、Instagram關注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