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入樂展現城市文化力」 林佳龍:期待音樂讓世界認識臺灣

▲外交部長林佳龍出席《唱臺中的歌》音樂會。(圖/翻攝林佳龍臉書)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外交部長林佳龍昨(28)日下午與夫人廖婉如一同出席《唱臺中的歌,唱咱臺中ê歌》音樂會,在國家兩廳院演奏廳欣賞由臺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演出的十三首詩歌作品。林佳龍指出,音樂會靈感源自其臺中市長任內文化局策劃出版的《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他肯定合唱團以詩入樂,將城市地景轉化爲動人樂章,並期待未來能讓更多國際友人透過音樂認識臺灣。

林佳龍指出,日前他接到臺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成員王禎捎來一封字跡娟秀的手寫信,信中提及他與音樂會的淵源,原來可追溯至林佳龍擔任臺中市長任內。當時由時任文化局長、著名詩人路寒袖發起「一景一詩人」計劃,邀請五十位詩人爲臺中五十處具代表性的地景創作詩作,包括摘星山莊、彩虹村、麗水漁港、臺中放送局等,最終彙編爲詩集《行走的詩——獻給臺中的五十首地景詩》,於2016年出版。

▲外交部長林佳龍出席《唱臺中的歌》音樂會。(圖/翻攝林佳龍臉書)

臺中藝術家室內合唱團創辦人莊璧華博士是土生土長的臺中人,以深厚的音樂素養與文化使命感,短短几年間便帶領合唱團躋身國內一流團隊之列。林佳龍表示,莊博士在閱讀《行走的詩》詩集後產生創作靈感,並在路寒袖鼓勵下,決定讓詩句乘着音符的翅膀,帶着臺中的地景悠揚的飛躍起來。2023年起,合唱團邀請多位作曲家爲五首詩作譜曲,今年更擴大製作,將八首新作與前作構成本次演出的十三首合唱作品,在鋼琴家曾婉蓉的伴奏下演出。合唱團精湛的演繹,深深勾起我們內心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音樂會透過詩與音樂,將城市的百年記憶用溫柔與樂聲保留下來,林佳龍提到,他也感到非常的榮幸與開心可以參與其中,更期待未來這些動人的歌曲能被更多人傳唱,透過音樂來認識臺中的歷史文化。文化是百年事業,雖不求立竿見影,卻值得不斷投入耕耘,即使最初只是涓涓細流,但在衆人齊心之下,終將匯聚成大河。

最後,林佳龍感謝所有爲臺中作詩、作曲、演出的藝術家們,合唱團明年預計赴德國演出,他期待這些乘載着臺中記憶的音符也能遠播歐洲,吸引更多歐洲朋友親自走訪臺灣、探索臺中這座美麗的城市,外交部也一定會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