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團王彩雲: 走好基礎研究的“最初一公里”,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
近日,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高級專家、伊利集團全球創新中心科學研究總監王彩雲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這讓我更加堅定,要聚焦奶業核心技術攻關,助力中國奶業實現科技自立自強;要讓突破性成果轉化落地、爲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好營養的產品與服務,守護百姓的健康,助力奶業的高質量發展。”
行業首創!純度超過80%!超越國際報道水平的20%!
這個數據,來自王彩雲和團隊突破的高純度β-酪蛋白技術。這一分離技術的突破,爲實現β-酪蛋白產業化提供科學支撐,爲乳基原料國產化替代奠定基礎。
β-酪蛋白是嬰配粉重要的乳基原料,但一直以來,β-酪蛋白的分離技術和原料供應,都由國外壟斷。“這像極了乳鐵蛋白,我們沒有攻克提取的難題,就只能依賴進口,提高了國內乳製品生產使用的成本”。
王彩雲口中的“乳鐵蛋白”,曾嚴重影響到我國奶業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與安全。乳鐵蛋白提取技術涉及複雜的生物分離和純化工藝,差不多10噸原奶才能萃取出1公斤的乳鐵蛋白,國際上最貴的時候能炒到每公斤2萬多元人民幣。研究初期,王彩雲和她的同事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缺乏成熟的技術路線和實驗數據,國外對相關技術嚴格封鎖,甚至連關鍵設備的參數都難以獲取。王彩雲和她的同事們鑽研技術專著、設計全新提取工藝、研究開發製造裝備、建立品質標準……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突破重重困難,終於靠自己,創造了“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可以將常溫純牛奶中乳鐵蛋白的保留率由原來的10%提高到了90%以上。這不僅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實現了國內行業首創,更打破了國外關鍵技術壁壘、實現世界首創。而過去2、3萬元一公斤的乳鐵蛋白,現在可以降到5、6千元,降低了進口成本,讓國內外同行刮目相看。
“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實現了“從零到一”的突破,這讓王彩雲倍感驕傲:“我們用努力,證明了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掌握奶業核心技術,甚至做得更好。”
“只不過,突破‘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並實現應用,我們用了整整17年,而突破β-酪蛋白分離技術,我們只用了3年,這離不開創新平臺的建設與完善,離不開企業生產實踐的支撐”,王彩雲說道。
進階“從零到一”,不僅是王彩雲和團隊的堅持與創新,更來自於平臺的託舉。伊利集團作爲奶業龍頭企業,一直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在全球設立15個創新中心,整合海內外研發資源,從全球視角佈設一張涵蓋全球領先研發機構的全球創新網絡,覆蓋亞洲、歐洲、大洋洲和美洲,解決全產業鏈技術瓶頸,開展全產業鏈創新合作,爲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爲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的動能。這樣的創新平臺,爲“王彩雲們”開展研發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與支撐。不僅如此,由伊利牽頭建設的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整合了牧草種植、奶牛繁育、奶牛養殖、牧場管理、乳品加工、人羣營養以及全產業鏈風險防控等領域的研發資源,開展高水平協同創新。
創新,沒有彎道超車,只有厚積薄發。多年以來,伊利緊盯奶業發展的最前沿,始終圍繞“從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塊奶酪”的產業鏈佈局創新鏈,在奶牛繁育、飼草種植、乳品工藝、裝備製造等方面,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並實現突破。
王彩雲說,今年她的建議之一就是圍繞“以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就是要聚焦奶業核心技術攻關,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她所在的伊利,也亦如此——腳踏實地,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爲行業的長足進步,築牢發展根基;用基礎研究“最初一公里”的穩紮穩打,促中國奶業行穩致遠,持續增強核心競爭力。
“我關注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推動奶業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王彩雲表示。
儘管我國奶業發展水平持續上升,但精細化分離製備的產業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如何全面提升牛奶的利用效率,“架橋鋪路”,打造以牛奶爲核心的生物健康產業鏈,讓消費者享受更多來自於牛奶的營養補給和健康呵護?是王彩雲持續關注的問題。
科學創新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要將技術成果轉化爲實際的生產力,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助力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伊利在實現成果轉化,開發新產品滿足市場和消費者多元需求上,不遺餘力。在已經突破的乳鐵蛋白定向保護技術和高純度β-酪蛋白技術基礎之上,伊利注重成果轉化落地應用,爲消費者研發出了更營養健康的產品,推出了金典活性乳鐵蛋白有機純牛奶和QQ星兒童奶。伊利還利用自己的平臺設計合適的生產設備,解決了工業化生產的難題,伊利在新西蘭的乳鐵蛋白工廠於2025年年初實現了全新升級投產。
除此之外,位於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奶酪智造標杆基地三期項目,也即將在今年建成投產。這座總投資30億元,佔地面積約420畝的奶酪製品生產基地,將是目前國內單體產能最大、首座5G智能奶酪工廠和零碳工廠;建成投產後,將填補國內規模化生產原制奶酪的空白,解決原制奶酪、脫鹽乳清粉依賴進口等長期被制約的問題,實現構建我國奶業從原奶到深加工產品的完整生產鏈;特別是嬰配粉加工中的核心成分乳鐵蛋白也將在這裡生產。
關鍵原輔料的國產化產業落地,只是成果轉化的一部分,以王彩雲爲代表的研發團隊,面向人民健康、以消費者需求爲導向,開發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特色奶基食品,讓更多人平等的享有營養與健康,惠及萬家。比如,針對乳糖不耐受人羣,她們歷時四年創新打造0乳糖奶粉,在行業內實現技術和配方的雙重創新與突破,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轉化爲有益物質,並添加活性益生菌,不僅爲乳糖不耐受的消費者提供腸胃保護,同時還能保證奶粉中的鈣、蛋白質含量滿足每日營養需求,給消費者帶來全面的營養支持。還充分借鑑中醫理念,結合藥食同源,實現猴頭菇、乾薑與牛奶製品的完美結合,打造了藥食同源中式養胃牛奶,對促進國民身體健康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更好滿足國民營養需求,是王彩雲心之所繫,也是伊利集團始終追尋的目標——深挖牛奶的價值,打通技術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開發出成分更營養、品類更多樣的產品,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助力實現每一個人的“健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