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談判破局 聯合國重啓制裁

伊朗與西方國家的核子談判破局,聯合國28日起重啓制裁。圖爲一名男子在伊朗德黑蘭街頭飲水降溫。(新華社)

伊朗與西方國家的核子談判破局,2015年解除的聯合國制裁於臺灣時間28日起再次生效。伊朗核開發活動將受到更嚴格限制,伊朗聲明強調會有堅決且相稱的迴應。外界擔憂伊朗與歐美的對立將進一步加劇。

綜合路透、日本放送協會(NHK)等媒體報導,根據伊朗與歐洲、美國達成的核協議《聯合全面行動方案》,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在2015年解除。這份由伊朗、英國、德國、法國、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達成、維持10年的核協議終結,可能加劇中東緊張局勢,距離以色列和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僅數月。

聯合國制裁包括:武器禁運、停止一切鈾濃縮與再處理活動、禁止發展可搭載核武的彈道飛彈,包括髮射,以及對多名伊朗個人和實體的旅遊禁令及資產凍結、禁止向伊朗提供任何可用於核計劃的物資。各國可扣押並處理聯合國制裁禁止的物品,伊朗也被禁止參與他國涉及鈾礦開採、核材料或技術的商業活動。

制裁生效後,伊朗將被要求停止濃縮鈾活動,核開發受到更嚴限制,武器交易等也將受到限制。伊朗政府強烈反彈,表示將停止與國際原子能總署合作。國內強硬派甚至呼籲退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該條約要求伊朗接受原子能總署監督並履行透明義務、承諾不發展核彈。伊朗與歐美關係緊張可能進一步加劇。

英、法、德3國外交部長在期限過後發表聯合聲明:「我們敦促伊朗及所有國家全面遵守這些決議。」德黑蘭警告將採取強硬迴應,但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表示,伊朗無意退出NPT,並於27日宣佈召回駐英、法、德大使進行磋商。

俄羅斯質疑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合法性,外長拉夫羅夫表示:「這是非法的,不能執行。」他已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警告他承認制裁重啓將是「重大錯誤」。英、法、德外交部長表示:「我們將持續推動外交與談判,聯合國制裁重新實施並非終結外交。我們敦促伊朗避免採取任何升級行動,並重新遵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保障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