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核談判前夕 華府祭制裁施壓

美國製裁收購伊朗石油的陸企,阻斷供應鏈。圖爲伊朗油輪。(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伊朗外長阿拉奇(左)與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將在阿曼會談,重啓伊朗核協議談判。(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與伊朗12日將重啓核協議談判,而川普政府10日宣佈對伊朗石油產業祭出新一輪制裁,鎖定將伊朗原油送至煉油廠的中國大陸企業,阻止伊朗取得研發核武資金,藉此擴大施壓力道。

鎖定陸舟山碼頭儲油設施

美國務院新聞稿指出,「廣廈舟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位於中國大陸舟山碼頭的儲油設施,2021至2025年間至少收購9次伊朗原油、共計1300萬桶,且有部分運油船隻來自遭美製裁的伊朗國家油輪公司(NITC);之後再運用海底管線,將原油送至山東省壽光魯清石化有限公司旗下、被稱爲「茶壺」的獨立煉油廠進行加工,爲伊朗石油交易網路重要一環,因此將之納入制裁名單。

另有3家船舶管理公司,因涉嫌非法運輸與銷售伊朗石油,也列入制裁名單。美方表示,鑑於伊朗石油出口收入多用於發展核武、資助恐怖組織等,因此將持續打擊其供應鏈,維護全球經貿與海上航行安全。

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與伊朗外長阿拉奇,12日將在阿曼重啓核協議舉行談判;川普日前表示兩國將「直接」談判,但阿拉奇堅稱是在阿曼斡旋下的「間接」會談。伊朗11日聲稱,將給美方一個「真正」的外交機會,而德黑蘭方面「態度真誠」,但「高度警覺」。

美雙航艦部署中東

此外,美國中央司令部9日證實,「卡爾文森號」(CVN 70)航艦打擊羣已抵達中東,正與「杜魯門號」(CVN 75)航艦打擊羣共同執勤,加強對伊朗等威脅的嚇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