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爆非洲豬瘟!蘇俊賓籲正視廚餘去化壓力 建立廚餘溯源管理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天出席行政院會,針對非洲豬瘟處置及後續防疫作爲提出建言。(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記者沈繼昌/桃園報導

行政院今(23)日召開院會討論非洲豬瘟案例處置及後續防疫作爲,出席的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指出,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國每天約有2115噸廚餘產生,其中1324噸廚餘作爲養豬飼料,中央宣佈廚餘禁止養豬後,各地廚餘去化壓力明顯提高,建議中央精準盤點廚餘產生量及處理量,做好跨縣市支援合作前期協調與資源配置,並建議做好溯源管理。

蘇俊賓表示,現在許多縣市現有的再利用處理量能都已趨飽和,進入焚化體系將是緊急應變不得不選擇,然而大量廚餘進入焚化體系也將增加焚化爐操作的風險,水分、鹽分含量高的廚餘除會傷害爐體,也對操作溫度產生影響增加空氣污染排放的風險。

▲桃園市農業局人員在轄區內養豬場張貼禁宰與使用廚餘通告。(資料照/農業局提供)

蘇俊賓認爲,長期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的成本極高,也需要社會凝聚共識,目前廚餘飼料化(養豬)做法,無法確保是否落實高溫蒸煮溫度條件及廚餘來源,現況缺乏溯源稽查機制,未來若再度開放廚餘養豬,建議一定要有源頭管與建立風險區域劃分功能,除收運來源明確透明外,可由中央規劃統一蒸煮,統一標準作業流程,先投資必要設施設備,在源頭先佈置好幾個節點,後續做好防疫區劃,以方便釐清與溯源,避免養豬場自行蒸煮不確實而產生的風險。

行政院長卓榮泰則迴應,臺灣不可能讓廚餘完全不當作養豬飼料,廚餘如何去化則請環境部妥善研議,安排調配各縣市的廚餘處理量,短期與長期都要做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