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首尾相差200個百分點,主動權益基金近半年表現分化
超過500只產品收益超過50%甚至翻倍,但部分產品卻仍舊未能走出虧損泥潭。最近半年左右,不少主動權益基金的表現,出現了明顯分化。
公開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24日到今年2月26日,近99%的產品反彈至今有所收穫,21只基金甚至實現業績翻倍。但有部分產品不僅“顆粒無收”,甚至逆勢下跌。
在這期間,部分調倉至科技賽道的基金經理實現了業績上漲,也有基金經理頂着壓力堅守自己的理念。因此,儘管股市行情持續向好,但板塊輪動下的調倉博弈,正將基金業績推向相反的表現。在這波反彈行情中,主動權益類產品的首尾業績已經拉開了超過200個百分點的差距。
反彈業績已出現分化
從去年9月24日以來,受益於行情回暖,主動權益基金快速收復失地。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有可比數據的4438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近99%的產品自去年9月24日以來的回報爲正,526只主動權益類產品的淨值反彈幅度超過50%,21只基金的區間回報實現翻倍。
其中,科技賽道是本輪的衝鋒軍,如重倉機器人賽道的永贏先進製造智選A,復權單位淨值淨增長率在5個月內暴漲196.15%,規模也從去年三季度末的4.28億元增至年底的17.62億元,單季度增幅在3倍以上。
其他實現快速“回血”的基金產品,也大多重倉人工智能等相關賽道。如區間收益率達到183.39%的鵬華碳中和主題A,重倉的北特科技、禾川科技、五洲新春、肇民科技等均爲機器人相關概念股,去年9月24日至2月27日,上述三隻個股分別上漲244.17%、292.17%、223.63%,爲基金淨值的上漲提供了不少助力。
北交所主題也是本輪“財富密碼”之一,21只翻倍基中,有5只爲相關主題產品。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易方達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景順長城北交所精選兩年定開A的區間回報超過120%。
但並非所有公募產品都有這樣的表現,部分目前仍在虧損,8只產品期間累計跌幅超過5%。如廣發資源優選A同期下跌9.18%,大成國家安全A、中信保誠新選回報A等基金的跌幅超過7%。以此計算,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的首尾,已經拉開了超過205個百分點的差距。
部分百億級產品受熊市期間鉅虧拖累,即使在經歷強勢反彈後,過去三年的虧損超過20%。Wind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末時,百億規模基金的數量只剩27只。截至2月26日,其中10只近三年的跌幅超過20%,最高者中歐醫療健康A虧損超過40%。
調倉博弈:“吃肉”or“捱打”
業績分化的背後,是基金經理對重倉賽道的選擇,這幾乎成爲決定基金業績的核心因素。
Wind數據顯示,自去年9月24日至今年2月27日,計算機板塊大漲76.52%領跑,電子、機械設備等板塊分別上漲67.77%、55.08%。而煤炭板塊成爲了唯一一個下跌的板塊,區間跌幅達到4.89%。
這也直接導致了本輪業績“掉隊者”,大多是減持重倉能源板塊的基金。例如區間下跌6.42%的萬家精選A,基金經理黃海因重倉煤炭板塊,曾在2022年包攬了主動權益冠亞軍。去年四季報顯示,該產品依舊保持含“煤”量較高的狀態,十大重倉股中8只是煤炭行業個股,晉控煤業、陝西煤業、中煤能源同期跌幅超過18%。
也有部分產品及時調整賽道。如明星基金經理林清源管理的平安鼎越,去年三季度時,該基金重倉股大部分爲券商股、保險股等非銀金融賽道,四季度時便轉向了電子行業。在這輪反彈中,該基金區間漲超45%。
期間漲幅96.33%的德邦鑫星價值A,曾在2023年重倉醫療保健板塊,隨後便轉向了信息技術板塊。此外,前海開源盛鑫也清退了中國石油、中國海油等能源板塊,長江電力、福能股份等公共事業板塊,轉而重倉雙環傳動、北特科技、肇民科技等科技相關個股。此舉也使得該基金嚐到了換賽道帶來的業績好處,區間上漲近51%。
基金經理是追風口,還是堅守自己擅長領域的爭論,此前已經開始。一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說,在市場競爭壓力下,確實有部分基金經理會轉投熱門板塊,但是能持續抓住行業輪動主題的基金經理非常少見,不能從結果反向證明改變賽道行爲的正確性。
“在相關行業發展的早期,我們也坐了挺久的‘冷板凳’,但隨着機器人、低空經濟等行業逐漸成熟,現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永贏基金相關人士說,近期互聯網上對“智選系列”產品的熱度較高,但建議投資者理性看待,尤其理性操作。對於具有長期向好邏輯的賽道,單純地追高或在市場波動時恐慌離場都不是最優策略。
市場後續機會在哪
“科技板塊的加速上漲,正在加速計入投資者對產業趨勢的樂觀表達,市場情緒的局部高點或將較快形成,行情可能轉爲震盪分化。”招商基金指數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會繼續關注有望出現產業趨勢,實現盈利兌現的優質科技方向:AI算力與應用、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同時關注紅利資產的佈局機會。
對於近來熱門的科技賽道,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四部投資副總監兼基金經理肖瑞瑾對第一財經稱,從DeepSeek大模型研發來看,目前國內大模型研究能力已經基本追平海外同行。但在算力芯片領域,受限於國內先進半導體工藝製程落後於海外,國內人工智能芯片整體落後於海外,大模型訓練所需的算力需求尚未得到充分的國產供給來滿足,仍然受制於海外供給。
在人形機器人方面,肖瑞瑾認爲:國內目前在人形機器人VLA大模型研發領域仍處於跟隨者地位,但憑藉堅實的工業基礎,在人形機器人硬件領域具備顯著產業優勢,人形機器人作爲大模型的重要落地場景。
也有部分基金經理提示了風險。“客觀來說,當前科技板塊擁擠度比較高。”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劉忠騰認爲,總的來說,科技股當前也許還有上漲機會,但不適合新進入場,或許可以適當等待。
“對於科技板塊整體的趨勢判斷是偏樂觀的,行情大概率或將震盪向上。即使短期出現回調風險,可能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加倉機會。而且當前板塊內部各細分環節輪動非常快,切換熱點時或將出現回調,所以關鍵是做好回撤控制。”他說。
肖瑞瑾也認爲,普通投資者在參與科技投資時,一方面應減少參與空有技術“想象空間”、但無法產業落地的概念炒作,一方面也要回避低估值陷阱,尤其是避免投資行業處於衰退週期的低估值公司。
對於目前落後的能源板塊,一位聚焦能源賽道的投研人士認爲,去年三季度之前,煤炭板塊憑藉極高的股息和極強現金流能力,超額收益非常明顯。但科技起來後,市場的資金從傳統紅利轉向科技,煤炭板塊被瘋狂吸血,板塊日成交量僅60-80億元左右,甚至不如TMT和機器人板塊的一隻個股。
該投研人士續稱,去年下半年煤炭面臨了多種不利因素,例如地產鏈加速出清、進口煤達到歷史天量、水電發力極其出色等,導致今年初煤炭終端和港口積累了較高的庫存。
“由於電廠去年普遍降電價,今年有壓煤價的訴求,趁着春節期間需求弱、庫存高的階段打壓煤價,導致今年以來煤價出現震盪下跌,進而導致常備趨勢性資金對於煤炭進一步悲觀。”在上述投資人士看來,今年煤炭供需有望迎來大的拐點,價格或恢復向上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