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卓揆專案報告關稅談判進程 立院逕付二讀交付協商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本週再度率團赴美,就臺美經貿議題展開第四輪實體磋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對等關稅大限將至,臺美至今仍未達成協議,民衆黨團先前在立法院會提案,建請行政院長卓榮泰就關稅談判進程、方針、原則及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進行專案報告。立法院會今天將此案逕付二讀,未來將交由民衆黨團負責召集協商。

民衆黨團上週在立法院會提案,建請卓榮泰率同相關部會首長就「臺美關稅談判進程、方針、原則及臺灣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在1個月內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朝野黨團先行取得共識,此案大體討論不發言,逕付二讀後交付協商。

立法院會今天處理討論事項,民衆黨團提議逕付二讀,擔任會議主席的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宣佈,依照黨團共識大體討論不發言,未來交由民衆黨團負責召集協商。

民衆黨團在提案指出,美國川普政府在今年4月2日公佈將陸續對各貿易國課徵對等關稅,我國經貿辦談判團隊與美方歷經二輪實體會談,政府對談判內容仍然語焉不詳,無論談判進程、爭點與風險評估,國人與國會均一無所知,僅能獲得「會談坦誠且融洽」、「取得建設性進展」等毫無實質內容的空泛迴應。

民衆黨團說明,依據條約締結法第3條規定,臺美關稅談判內容涉及國防、外交、財政或經濟利益等國家重要事項,而且「涉及人民權利義務」、「涉及財政與經濟上利益」或「與國內法不一致」要件等,應該被視爲條約,必須依法進行國會審議。

民衆黨團表示,儘管談判成果尚未定案,行政機關也應該充分向國會、人民說明談判原則與可能爭議,而非以「適時說明」草草帶過,試圖用獨裁心態「黑箱作業」規避監督,扼殺公衆討論與人民的知情權,更使攸關國內產業投資方向、長久經濟影響的關稅協議欠缺制度性保障機制,甚至將國會視爲極權體制下的橡皮圖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