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也有 “身份證” 咸寧市加速落地藥品追溯碼
迴流藥,一直是醫保基金監管領域的一處歷史頑疾。如何終結迴流藥歷史頑疾,通過藥品追溯碼對假藥、迴流藥“亮劍”?
日前,市醫療保障局舉辦加強藥品追溯碼醫保監管應用懇談活動。市區醫保部門、定點零售藥店、定點醫療機構負責人等100餘人參與活動。
藥品追溯碼是藥品的“電子身份證”
“田老師,您今天要出院了,我把出院帶的藥發給您。”在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病區,護士耐心地與患者交流着,同時爲出院患者演示口服藥品追溯流程。
通過PDA掃描患者腕帶,覈對信息無誤後,護士便開始掃描藥療執行單,並點擊“溯”字,掃描藥品追溯碼。
隨着“滴”的一聲,藥品的追溯碼信息同步上傳至醫保系統,實現了患者信息與藥品信息的精準匹配,同時也方便監管部門篩查藥品異常使用情況。在確認藥品無誤後,護士便給患者發放口服藥,並交代用法。
整個流程環環相扣、便捷高效。記者注意到,藥品追溯碼作爲藥品的“電子身份證”,通常由一系列數字、字母和(或)符號組成,標識在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是每一盒藥品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籤。若在流通過程中藥品追溯碼重複出現,則該藥品就可能是“迴流藥”、假藥或是被串換銷售。
2091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信息採集
在懇談會上,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藥品追溯碼的採集及醫保監管應用情況,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深入解讀,並通報藥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最新進展。同時,對下一步的工作重點進行部署。
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指出,隨着藥品追溯碼的全面應用,醫保基金監管工作邁入新階段。加強藥品追溯碼監管不僅保障參保人的用藥安全和合法權益,也支持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此外,藥品追溯碼的應用有助於打擊假冒僞劣藥品,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91家醫保定點醫藥機構接入國家藥品追溯碼信息管理平臺,接入率達到100%,全面實現追溯碼採集、上傳、應用全覆蓋,上傳追溯碼結算數據2695.34萬餘條。崇陽縣百姓健康緣藥房、通山縣同仁大藥房均因倒賣銷售醫保迴流藥品被國家醫保局藥品追溯碼大數據發現,被依法解除/中止醫保服務協議,案件正進一步深挖細查中。
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強調,銷售倒賣醫保報銷藥品、迴流藥品在追溯碼大數據監管下無處遁形,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合規意識和員工培訓,確保杜絕違法違規行爲。該負責人表示,希望醫藥企業與醫保部門攜手合作,加強自律,開展自查自糾,完善追溯管理體系,共同守護人民羣衆用藥健康安全。
藥品追溯碼怎麼使用?
藥品追溯碼,這個聽起來有點專業的詞彙,和每個人的健康都息息相關。藥品追溯碼有什麼用途?怎麼使用?
藥品追溯碼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唯一性。正如每個人都有唯一的身份證號碼,每一盒藥品都有唯一的追溯碼。二是應用於最小包裝單元,即藥品出廠時的最小包裝。藥品的每個最小包裝單元都有各自的追溯碼,確保生產、銷售路徑可查詢、可追溯。三是有大數據效應。目前,醫保部門正在大力推進藥品追溯碼採集、應用工作,採集的追溯碼數據越全面、越豐富、越完整,追溯碼發揮的效用就會越大。
市民如何利用藥品追溯碼查詢藥品信息呢?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查詢,比如使用智能手機打開“支付寶”App掃一掃,掃描包裝上的條形碼,或者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供的官方網站輸入追溯碼進行查詢。查詢後,系統會顯示藥品的詳細信息,包括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有效期、流通路徑等關鍵信息。如果藥品信息與包裝上提供的信息不符,或者查詢不到相關信息,則有可能是假藥或者存在其他問題。
如何發現藥品被“串換”銷售或者是“迴流藥”等?按照有關藥品和醫保管理規定,一盒藥品只能賣一次,一盒藥品的追溯碼,也只應有一次被最終銷售掃碼的記錄。若在流通過程中藥品追溯碼重複出現,該藥品就可能是被“串換”銷售的,或者是“迴流藥”、假藥。
一些零售藥店向參保人銷售生活用品或非醫保支付藥品,並套用爲醫保藥品進行結算,以達到非法套刷醫保基金的目的,這種行爲就是“串換”銷售。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爲騙取醫保基金,將用醫保基金購買的藥品轉手倒賣,這種經倒賣的藥品被稱爲“迴流藥”,這些違法行爲,都會導致藥品追溯碼被重複掃碼報銷。而這些重複報銷串換出來的“迴流藥”經過藥販子的“黑手”,“良藥”可能變成毒藥、假藥、過期藥,廣大人民羣衆的用藥安全將難以得到保障。醫保部門根據藥品追溯碼全面掌握每盒藥品“前世今生”,就能對藥品被“串換”銷售、“迴流”等違法行爲精準發現、精準打擊,守好人民羣衆的“看病錢”“救命錢”。
什麼時候能查詢追溯碼?記者獲悉,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功能於近日正式上線,購藥者通過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即可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瞭解藥品的“前世今生”。
(記者 王恬 通訊員 上官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