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就要動!銀髮族一週1天走4千步 早逝風險降逾2成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出,長者在一週中用一至2天達到每日4000步的活動量,就能降低約26%早逝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出,長者在一週中用1至2天達到每日4000步的活動量,就能降低約26%早逝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則下降27%。這項研究已於今年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衛報》報導,這項研究追蹤1萬3547名62歲以上、平均年齡72歲的美國女性,她們參與研究前均未罹患心臟病或癌症。研究團隊在2011至2015年間,要求這些女性連續7天佩戴活動追蹤器,並統計超過10年數據,2024年底前共有1765人死亡、78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這些女性平均每日行走約5615步,其中只要每週有1至2天達到每日4000步的門檻,與一週中任何一天都未達到這個門檻的人相比,死於各種原因的風險降低26%;死於心臟病的機率則降低27%。若這些女性一週內有3天以上達標,整體死亡風險更下降約40%,但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仍維持27%左右。
研究團隊強調,雖然每週1至2天達成每日4000步的門檻,但行走步數的總量比每日達標的頻率更重要;換言之,重點不在每天是否完成特定步數,而是每週累積的活動量,「無論日常習慣如何,步數越多,健康狀況越佳。」
雖然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無法直接證明因果關係,且僅針對女性爲樣本進行,但結果仍具參考價值。研究團隊建議,未來的體能活動指引應納入步數指標,並鼓勵長者依照自身體力與生活習慣規畫步行方式,「不論採取『慢而穩』或『集中走』的方式,只要願意多走幾步,都能降低早逝與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