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辭世/中學就立志拿諾獎 奧本海默曾推薦當接班人
物理學家楊振寧辭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讀中學時就立志要拿諾貝爾獎,他不僅達成他的目標,還成爲包括中美俄英日港臺等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院士。他晚年與翁帆結婚,更引起廣泛討論,社會的反應讓他們驚訝不已。
楊振寧從小就展現他驚人的記憶力和天賦,四歲能認識三千多個漢字,升入初中展露數學天分,初二時替高年級學長做代數與幾何,有一天他對數學博士的父親說:「我長大了要爭取得諾貝爾獎」。
一九三八年十六歲的他以同等學力考取西南聯合大學理學院,展開他對物理知識的追求。他在西南聯大與清華碩士時的成績十分優異,一九四四年考取公費留學考,是當年全國物理組唯一錄取的留美學生。
他坐輪船到美國時被安排在最下層的甲板,不僅空氣悶熱味道刺鼻,美國士兵還不時對船上中國人態度輕蔑帶着侮辱的語調,他暗自許下要努力讀書報效國家。
楊振寧在美國很快拿到博士學位,從芝加哥大學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從一名年輕的中國留學生成爲世界頂級的物理學家,他是氫彈之父泰勒的學生,還一度被奧本海默推薦當接班人。
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朱邦芬說,天才的楊振寧並沒有傲慢的架子,且待人體貼。有一次他與妻子搭楊振寧的車,楊振寧匆忙下車,還幫妻子開車門。
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拿下一九五七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因學術認知不同等原因而分道揚鑣。
最讓衆人驚奇的是,楊振寧八十二歲那年與廿八歲的翁帆結婚,楊振寧稱翁帆是「上帝給我的最後一份禮物」,他對翁帆的求婚是在電話裡完成的,雙方都已考慮很成熟,所以一點波折都沒有,但社會的反應還是讓他們驚訝了。
楊振寧認爲,他和翁帆深受西方思想影響,結婚是很私人的事,但很多人帶有文化傳統的批評,甚至還有一些是毫無道理的指責。最終他證明並破除外界謠言,他與翁帆走了廿一年婚姻之路,得到了幸福與大家的祝福,才告別這個世界。